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美驻日大使荒谬言论:威胁让中国14亿人陷入饥荒的真相

时间:2025-09-29 22:30:51 来源:荆楚寰宇文枢 作者:荆楚寰宇文枢

“饿死十四亿人?”美国驻日大使伊曼纽尔曾公开抛出如此荒谬的威胁,声称如果中国不按美国的意愿行事,不向西方低头,美国将通过制裁中国的粮食和能源,试图让14亿人陷入饥荒。这种言论不仅令人震惊,更暴露了其对中国实际情况的无知。

伊曼纽尔认为,中国14亿人的粮食需求依赖进口,70%的石油需从海上运输,美国只需卡住马六甲海峡,就能让中国陷入粮食和能源危机。然而,他根本未弄清楚中国粮食的真实状况。



事实上,中国14亿人每天所需的主粮,如米饭、馒头等,从未依赖进口。稻谷和小麦的自给率常年稳定在95%以上,每年库存的储备粮足够全国人食用一年半载。此外,中国还建立了完善的应急保障机制,即使遇到天灾人祸,也能迅速调运粮食,确保供应不断。

多年来,中国一直将18亿亩耕地红线视为生命线,并建设了数亿亩高标准农田,以确保粮食的稳定产出。这种自给自足的能力,是任何进口都无法替代的。

至于进口的粮食,大多是玉米、大豆等饲料粮,用于养殖业。即使这些进口受到限制,中国也可以通过调整养殖结构来应对,绝不会因此饿肚子。

前几年国际粮价飙升,不少国家陷入粮荒,但中国国内粮价却保持稳定,这正是中国粮食安全的坚实底气。

伊曼纽尔还忽视了中国的种业实力。水稻、小麦的优质种子早已实现自主可控,袁隆平院士等一代代育种专家积累下的技术,让中国的粮食产量持续攀升,根本不怕别人在种子上做手脚。

反观美国,自己正面临粮食供应链紧张的问题,却还好意思拿粮食当威胁手段,这显然是没看清现实。

在能源方面,伊曼纽尔似乎只盯着马六甲海峡,却对中国近年来的能源布局一无所知。

确实,中国以前石油进口多依赖海运,但早已开始铺设陆路通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后,每年能从西伯利亚运来380亿立方米天然气,直接输送到上海及沿线十几个省市。

此外,中哈原油管道、中缅油气管道等跨境能源大通道也已建成,大大降低了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现在,海上运输虽然仍是重要途径,但已不再是唯一选择。美国想靠堵住海峡来卡中国的脖子,根本不现实。

更别提中国还有战略石油储备作为后盾,储备规模足够应对长时间的供应中断。同时,新能源的发展也如火如荼,风电、光伏的装机量稳居世界第一,电动汽车越来越多,不少工厂也开始使用绿电生产,对传统油气的需求增长逐渐放缓。

随着新能源项目的进一步铺开,美国想靠能源制裁来拿捏中国,更是难上加难。

伊曼纽尔的这种威胁,说白了就是没做过功课的空想。他只看到了表面的进口数据,却故意忽略了中国为了粮食和能源安全所做的几十年准备。从耕地保护到种业研发,从跨境管道到新能源布局,每一步都是为了把主动权攥在自己手里。以前中国确实吃过被卡脖子的亏,但现在早已不是任人拿捏的样子了。

这种张口就说“饿死14亿人”的言论,不仅暴露了他的无知,更显得格局太小。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早就把安全底线想在了前面,粮食够吃、能源够烧,这是最基本的保障。

美国要是真敢动制裁的念头,最后只会发现,被反制的可能是他们自己的农产品和能源出口商。说到底,这种虚张声势的威胁,除了让人看笑话,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

来源:观察者网2024-08-05美驻日大使扬言“威慑中国”,要对华粮食和海上能源安全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