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本文前,请点击‘关注’以获取更多深度分析。您的每一次互动,都是我们持续输出优质内容的动力。
2025年9月,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携稀土矿样赴美,与USSM公司签署5亿美元合作协议。此时美国军工稀土储备仅够维持40-50天,F-35生产线濒临停摆,而中国通过出口管制与全产业链优势,已稳握稀土领域主导权。
这场合作能否成为美军工的‘救命稻草’?巴基斯坦如何在中美间走钢丝?中国的后手布局又将如何影响全局?
华盛顿签约现场,谢里夫将封装稀土矿样递给特朗普,陆军参谋长穆尼尔神情凝重。这看似普通的经济合作,实则是中美稀土博弈的首次‘变量’冲击。
五角大楼2025年报告显示,美军1900余种现役武器系统高度依赖稀土:F-35隐身战机单架需420公斤稀土,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消耗4吨,宙斯盾驱逐舰雷达需2600公斤高纯度稀土。然而,自中国4月对镝、钆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后,美国‘粮道’被掐。
包头稀土交易所数据显示,中国高纯度镓出口量同比骤降73%,美国锗、镓储备仅够支撑40-50天。行业测算显示,若中国断供超30天,美军事工业每日亏损将达2.3亿美元。洛克希德·马丁已被迫让F-35生产线工人轮班休息。
美国自产稀土陷入‘无人、无技术、无产能’死循环:本土稀土矿多为伴生矿,含杂质高且污染严重;得克萨斯州分离厂因环保审批拖延26个月未开工;阿拉斯加项目被环保组织诉讼缠身12年。人才方面,白人精英涌向金融、互联网行业,华人工程师因安全审查被边缘化。
澳大利亚矿场缺加工能力,原矿需运至亚洲处理;加拿大项目因公路未通,矿产滞留矿区。就在美军工绝望之际,巴基斯坦的橄榄枝如溺水者的稻草。
巴基斯坦背负1300亿美元外债,通胀率飙升至两位数,财政赤字连年扩大。地质报告显示,其北部至西南部蕴藏价值8万亿美元矿产,稀土储量可观,但缺技术、缺资金、缺基础设施。
美国开出诱人条件:首期5亿美元用于勘探,二期协助建设提炼厂与物流设施,并提供技术团队。对巴方而言,这既能缓解外债压力,又可培育本土稀土产业。
但巴基斯坦未被利益冲昏头脑,协议期限设为5-15年,到期后可续约或转让开采权,将前期风险转嫁给美国。谢里夫在联合国大会强调中国对巴支持,释放‘不站队’信号。毕竟,中巴经济走廊已为巴方带来发电厂、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瓜达尔港更成为出口枢纽。
然而,合作区域安全风险极高:开伯尔-普什图省瓦济里斯坦地区武装冲突频发,俾路支省恰吉地带分裂势力活跃,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紧邻克什米尔冲突区。此前外资企业因袭击撤资,美国5亿美元中或半数用于安保。
面对美巴合作,中国9月25日将亨廷顿·英格尔斯、弗莱蒂朗斯、全球维度三家美军工巨头列入出口管制名单。亨廷顿·英格尔斯为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制造商,弗莱蒂朗斯负责导弹制导系统,此举直击美军工‘咽喉’。
更关键的是,中国掌握全产业链优势:从开采到冶炼分离,再到芯片、永磁体深加工,技术沉淀数十年。西方国家即便在巴基斯坦找到稀土矿,5-10年内也难以搭建可比产业链。中国冶炼分离技术可将稀土纯度提至99.99%,而美国仅达99.5%,这0.49%的差距直接影响雷达灵敏度与导弹精度。
今年,中国工信部推出《稀土全产业链溯源管理办法》,利用区块链技术为每批产品赋予‘数字身份证’,实现从矿山到终端的全流程追溯。此举不仅防止非法外流,更可精准控制出口流向,区分民用与军工用途。
当前,全球正密切关注这场稀土博弈:美国寄望巴基斯坦缓解‘断粮’危机,但勘探至规模化开采需5年,美军工缺口能否支撑存疑;巴基斯坦需在中美间寻找平衡,避免被夹击;中国则需应对美国‘多元化供应链’尝试,巩固技术壁垒。
欧盟与G7国家正酝酿对中国稀土设定‘最低价格’,试图通过价格联盟削弱影响力。各国均将关键矿产视为战略资产,出口管制与投资限制频出。然而,稀土提炼的环保成本、技术门槛及地缘风险难以绕过。即便美国在巴基斯坦成功开采,冶炼分离环节仍需依赖中国技术。
这场无硝烟的稀土战争已进入新阶段。巴基斯坦的选择,究竟是改写格局的‘分水岭’,还是美军工的‘昙花一现’,未来五年将见分晓。可以肯定的是,中美在资源、技术、安全领域的缠斗将愈演愈烈,而‘中间国家’如巴基斯坦,每一步抉择都关乎经济命运与全球地缘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