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职场暗流:少数人利益伪装集体利益的真相与应对

时间:2025-10-01 12:35:51 来源:职场老白笔记 作者:职场老白笔记



这是老白第190篇原创笔记

前言

《史记》有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求名逐利,本就是人类社会的常态。付出劳动,换取应有的报酬,更是天经地义之事。然而,在职场这个复杂的舞台上,有些话语听起来崇高无比,如“以大局为重”、“为团队着想”、“集体利益高于一切”,但细细品味,却往往经不起推敲。

究其本质,这个世界最大的恶,莫过于将少数人的利益,巧妙地美化成集体利益,再以集体的名义,谋取个人私利。

01 集体的幻觉:道德绑架的温柔陷阱

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早已洞察先机:

群体往往处于无意识状态,易受暗示和传染的影响,表现出“原始生物般的激情”,轻信且缺乏质疑能力。

“集体”这个概念,本应是自发形成的共同体,是志同道合者为了共同目标而聚集。但在现实中,它却常常被构建成一种幻觉,一件看似合身,实则只为极个别人预留了“口袋”的定制外套。

当领导以“集体”作为决策的依据时,它往往只是一种修辞手法,真正的作用是让你停止追问决策的公平性,顺从地登上预设的道德高地。质疑集体,就被贴上“自私”的标签;不顾大局,就被指责为“破坏环境”。

口号越是高尚,潜台词就越是明显:你的困境不重要,你的损失可以忽略,你的利益不值一提。

当人们在“集体”面前害怕被孤立,害怕被贴上不合群的标签时,就自然而然地交出了主动思考的权利,成为了集体幻觉的牺牲品。

02 权力与私欲:职场中的双刃剑

工作久了,你一定会发现这样的现象:

原本朝夕相处,共同话题不断的同事,一旦升职或者手中有了权力,就变得愈发陌生。

常言道“细微之处见人心”,而在职场,“分蛋糕”时,才最见人品。那些“苟富贵,勿相忘”的美好愿望,往往会被一方得道后“别人吃肉,你连汤都喝不着”的现实击得粉碎。

因为,人性本来就是自利倾向的,当个人利益有了保障,便不会过多在意他人利益。与其说是权力放大了人性的弱点,不如说,权力与私欲,永远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更可怕的是,有些人会利用权力,将个人利益凌驾于真正的集体利益之上,导致团队氛围逐渐变得“唯上不唯实”,奉承者大行其道,有能者纷纷蒙尘。用奉献美化压榨,用团结掩盖不公,用未来可期拖延当下的补偿,就成了唯一的结局。

03 清醒与独立:职场中的最后防线

面对职场中的这种恶,我们是否就无能为力了呢?勒庞早已给出了答案:

群体追求的是幻觉而非真理,个体只有保持清醒和独立,才能抵御非理性的冲击。

毕竟,一个健康的集体,不应该是自上而下宣布的,而应该是自下而上形成的。它从不要求个体无条件付出,而是保障每个人的基本尊严与权利。

而那些深谙人性的高手,大多会这么做:

质疑集体的真实性。每当听到“为了大家”的鸡血时,敢于发出质问:谁是大家?有没有人被排除在外?获益最多的又是谁?

重建个体的价值。个人痛苦不该被大局稀释,个人利益不该被和谐掩盖。团队进步的标志,不在于口号多响亮,而在于最弱小的声音也能被听见。

拒绝被道德绑架。尊重每一个人,但绝不刻意讨好任何人,更不让“自私”成为压制合理诉求的借口,只专注于工作本身。

只有越来越多的个体开始觉醒,集体才能被赋予真正的意义。

写在最后

40岁后,我深深觉得:

人在职场,获取个人利益,绝不是靠阴谋诡计,而是心中有道义。

真正的集体利益,也源于自由,而非服从;需要共识,而非强制。

但要记住:如果“我们”不包括我,那它什么都不是。

感谢你读到这里,想必我的文字让你有所感触。

欢迎你点个关注,让老白有机会见证你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