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王家卫陈道明靳东卷入风波,娱乐圈行业乱象再引热议

时间:2025-10-02 04:27:57 来源:卷史 作者:卷史



近日,一段2020年《繁花》剧组工作会议的录音在网络流传,将导演王家卫、演员陈道明、靳东等推上舆论风口。录音中暴露的职场霸凌、署名权争议及艺术家私下言行,引发公众对影视行业潜规则的深度反思。

录音风波:从个体恩怨到行业地震

事件核心人物程骏年(笔名“古二”)的遭遇极具戏剧性。这位中央戏剧学院毕业、曾赴纽约电影学院进修的导演,在《繁花》剧组却沦为“前期资料收集员”兼王家卫私人助理,月薪仅3000元,职责包括做饭、挡酒等杂务。更讽刺的是,他自称搭建了剧集商战主线框架,却因确诊渐冻症、治疗费用高昂,与剧方就编剧署名权拉扯月余无果后,选择公开录音自救。



极目新闻

录音内容显示,程骏年不仅未获创作认可,更在身体与事业双重绝境下被迫“绝地反击”。这段在厨房偷录的对话,成为他反抗行业不公的“非对称武器”。

艺术家滤镜碎裂:陈道明靳东人设崩塌



录音曝光后,陈道明、靳东等演员的公众形象急转直下。第一编剧秦雯在对话中嘲讽陈道明“推荐未读之书显摆学问”,重提靳东“诺贝尔数学奖”旧梗,直言二人“装文化人”。王家卫非但未制止,反而以“朋友圈功能”比喻陈道明行为,暗示其表演性,并引导话题加剧对两位演员的刻薄评价。

更令人震惊的是,老艺术家游本昌也曾遭秦雯嫌弃。这种“人前师友、人后诋毁”的反差,彻底击碎了公众对“艺术家”群体的美好想象。

署名权争议:行业潜规则浮出水面



程骏年指控与录音内容揭示,秦雯虽以102万字改编量领奖,但商战情节实由他搭建骨架,秦雯仅负责情感填充。甚至,秦雯对商战设计一知半解,需程骏年私下“开小灶”。王家卫更被指指导秦雯“包装他人成果为己用”,暗示行业普遍存在“新人写骨架、大咖贴皮肉”的潜规则。

舆论反噬:剧组声明与公众审视



面对舆论压力,《繁花》剧组发布声明,将程骏年定义为“短期工作人员”,试图撇清关系。秦雯则全盘否认署名不实及霸凌指控,并委托律师起诉“非法录音”。然而,公众并未买账,反而开始重新审视《繁花》的“高级手法”,质疑其是否为行业包装的产物。

王家卫苦心经营的“艺术家”人设面临崩塌风险,网友涌向白玉兰奖官微,呼吁重新审核秦雯获奖资格。程骏年社交账号虽被封禁,但行业乱象的讨论仍在持续。

事件启示:行业规范亟待建立



此次风波暴露了影视行业在创作署名、职场权益及职业道德方面的多重问题。从程骏年的遭遇到公众对“艺术家”滤镜的破碎,再到行业潜规则的揭露,无一不指向一个核心:唯有建立透明、公正的行业规范,才能避免类似事件重演,重建公众信任。

文章信息来源

极目新闻:电视剧《繁花》发声明谴责前工作人员偷录王家卫、编剧秦雯私人对话,此前双方陷编剧署名权争端,爆料账号已被关停
南方都市报:《繁花》剧组:程某某偷录私人对话,毫无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