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他是梁山天罡最大的混子,一只手就能虐武松,征方腊时却当了逃兵

时间:2025-10-05 03:37:43 来源:耳东文史 作者:耳东文史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这事儿人尽皆知,但也正因为多数人对它只是“听过”而已,所以难免会对其中的那帮绿林好汉有着极深的误会。

只有读过原著的人才知道,梁山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并非个个都神通广大,也并非个个都是忠义之人,梁山之上也有不少不忠不义的混子。



(武松剧照)

就比如本文要提到的这位,他一只手就能把武松虐了,却在征方腊时当了逃兵。

一、梁山上的混子

其实对于作者施耐庵而言,要创作一百零八个形形色色的好汉形象,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所以为了省事,他确实是写出了不少凑数的好汉。

这里说的“凑数”与那些好汉的能力无关,只是他们的人设两两重复,删除其中的任何一个,也丝毫不影响剧情的发展。

比如项充与李衮,解珍与解宝,邹润与邹渊,丁得孙与龚旺,他们都是两两一同出现,几乎没有单人戏份,你根本不知道他们二人之间有什么区别。



(石勇剧照)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则纯粹是实力太弱,而七十二地煞之中,大部分好汉都属于此类,诸如“石将军”石勇,他哪里是什么将军?帮宋江跑腿送了一封信就混上了梁山。

“活闪婆”王定六,他不过是帮张顺带回了安道全,也几乎是个毫无本领的闲汉,也上了梁山,成了好汉。

但这些人排在七十二地煞里,那也罢了,真正让人不爽的,其实是天罡里的那些混子,既然名列前茅,又怎能充当鱼目混珠的南郭先生?

你还别说,天罡之中还真有不少这样的混子,比如那“没遮拦”穆弘,我若不提这名字,你或许都想不到天罡之中有这号人物,是的,他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就连他那草包弟弟“小遮拦”穆春至少还给读者留下了一个“狗仗人势”的印象,穆弘干过啥?



(张横剧照)

还有“船火儿”张横,又是一个存在感不如弟弟的人,他那老弟“浪里白条”张顺大战李逵是找足了画面,他这当哥哥的却也几乎是“查无此人”的状态。

不过很明显,笔者本文要提到那位好汉可不是他们,他们可没有单手虐武松的能力。

二、单手虐武松之人

说来你可能觉得纳闷,且不说是否存在这么一个能够“单手虐武松的人”,就说他都能单手虐武松了,又谈何是混子?

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

其实不然,就因为他有单手虐武松的能力,却不愿意为宋江卖命,且身居高位,在其位,却不谋其职,这才是最大的混子。

所以谁能单手虐武松?

可以肯定的说,所有武将类的角色,都做不到这一点,哪怕是梁山武将类角色中的天花板“玉麒麟”卢俊义也不敢说自己能单手虐武松,而《水浒传》是一部充斥着魔幻色彩的文学作品,其中最强的那一类角色,从来都不是武将,而是修道之人。

书中就有不少会法术的修道之人,梁山之上的“入云龙”公孙胜、“混世魔王”樊瑞,还有后来归顺梁山的田虎降将“幻魔君”乔道清,他们都属于此类角色。

这类角色有多强?

就拿这降将乔道清来说吧,当年梁山征田虎的时候,过程并不顺利,最大的阻碍就是这幻魔君。

他就有一只手解决武松的能力,你且看这段描述:“乔道清又把剑望北一指,口中念念有词,喝声道:“疾!”须臾天昏地暗,日色无光,飞砂走石,撼地摇天。林冲等众将,正杀上前,只见前面都是黄砂黑气,那里见一个敌军。宋军不战自乱,惊得坐下马乱窜咆哮……猛可地一声霹雳,半空中现出二十余尊金甲神人,把兵器乱打下来。早把鲁智深、武松、刘唐打翻。北军赶上,也被活捉去了。

看到了吗?



(公孙胜剧照)

不只是武松,乔道清就这么把手一挥,便使出法术,变幻出二十尊金甲神人,武松、鲁智深、刘唐等人全部被打翻在地,被活捉了去。

可见纯粹的武将在这些法师面前,根本毫无招架之力。

不过乔道清显然不是本文要说的那位好汉,毕竟他只是降将,也从未排进梁山三十六天罡,真正要说的那人,是公孙胜,因为乔道清,就是被这入云龙给收服的,公孙胜的实力犹在乔道清之上,别说单手虐武松,他只用动动嘴,就能用法术制服武松。

可他却在征方腊时当了逃兵。

三、莫名其妙的结局

公孙胜的结局,只能用“莫名其妙”这四个字来形容。

其实顺着原著剧情读下来,若是公孙胜参与了征方腊的话,后来的征伐绝不至于那么惨烈,梁山的兄弟们多半都不用死了。

毕竟公孙胜只用把他那松纹古定剑往前方一指,嘴里再念上几句咒语,就能凭空变幻出神将,踏碎方腊的大军又有何难?

可在征方腊前,他却不愿意随宋江出征了。



(宋江、公孙胜剧照)

此时书中是这么写的:“只见公孙胜直至行营中军帐内,与宋江等众人打了稽首,便禀宋江道:‘向日本师罗真人嘱付小道,已曾预禀仁兄,令小道送兄长还京师毕日,便回山中学道。今日兄长功成名遂,贫道亦难久处。就今拜别仁兄,辞了众位,即今日便归山中,从师学道,侍养老母,以终天年。’……公孙胜穿上麻鞋,背了包裹,打个稽首,望北登程去了。宋江连日思忆,泪如雨下,郁郁不乐。

当初他们可是一同在聚义厅喝下了结义酒的,说好要同生共死,此时他却擅自离去,属实不该,说他是个逃兵,也不为过。

那么问题来了,若公孙胜参与了征方腊,梁山群雄的结局又会是怎样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