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近期,台湾蓝营“改选”闹剧热度居高不下。从“因人设事”的操作,到私下利益交换,再到各种明里暗里的抹黑攻击,所谓“酱缸文化”在这场角逐中暴露无遗。原本蓝营基层期待“世代交替”,为阵营注入新活力,可那些手握既得利益的“老蓝男”们却紧握权力不放,一系列操作沦为外界笑谈。
10月2日,蓝营第三场辩论如期举行,6位角逐者首次同台,郝龙斌、郑丽文、张亚中三人成为全场焦点。此次辩论攻防比前两场更为激烈,郝龙斌突然改口邀郑丽文当副职,张亚中直接爆出郑丽文旧闻,就连一直关注局势的洪秀柱阵营也出手表态,整个过程跌宕起伏,看点十足。
第三场辩论开场,郝龙斌便主动向郑丽文释放善意,公开表示若自己最终胜出,会邀请郑丽文担任副职。
熟悉此前情况的人都知道,这已是郝龙斌第二次改口。不久前,他在高雄参加活动时,不少蓝营支持者当场建议要团结阵营、重用郑丽文,当时郝龙斌态度强硬,明确称“不会在压力下答应任何事”,直接拒绝了这个提议。
对于突然改口的原因,郝龙斌解释是“回去仔细思考后,觉得郑丽文是优秀人才,符合自己‘跨世代合作’的主张”。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初他在高雄拒绝支持者建议,本想借此展现魄力,同时证明自己没有搞“私相授受”,结果却适得其反。蓝营支持者不仅不买账,还纷纷质疑他“不会团结阵营,只站在既得利益者角度考虑问题”,这直接导致他的支持声量一路下滑。
更关键的是,10月2日下午蓝营内部流出的一份民调给出了直观答案。
这份民调的受访者全是蓝营人士,结果显示郑丽文的支持率高达30%,而郝龙斌只有17.4%,如此大的差距几乎让他失去了竞争力。
明眼人都能看出,郝龙斌此时改口邀郑丽文当副职,并非真心想搞“跨世代合作”,而是想借郑丽文的高支持率改善自己的形象,营造“善于团结、知人善任”的观感,本质上就是想蹭对方热度拉抬自己的声势。
但郝龙斌的如意算盘很快就被张亚中打破。张亚中在辩论现场直接炮轰郝龙斌,称他今天能有这样的地位,全是靠父亲郝柏村的关系,属于“靠关系上位”,而他邀郑丽文当副职的做法,更是蓝营“酱缸文化”的典型体现,本质上就是“私相授受”。
两人当场争执起来,郝龙斌的这番操作也成了外界的笑谈。
事实上,郝龙斌自从参与角逐以来,受到的质疑就没断过。之前有声音说他是别人的“提线木偶”,还有消息称他用“不分区名单”和“县市提名”为条件,跟地方派系做利益交换。
为了挽回下滑的支持率,他甚至不惜跟朱立伦撇清关系,还抛出“恢复黄复兴”的提议,被外界解读为“背刺朱立伦、挖郑丽文墙脚”。
纵观他的整个竞选过程,大多是靠这些手段争取支持,在关键的政策论述上却毫无亮点,跟其他角逐者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这次辩论中“邀郑丽文当副职”的说法,更显得他已经黔驴技穷。
让人没想到的是,张亚中除了针对郝龙斌,还把矛头对准了郑丽文,在辩论现场直接爆出她的两桩旧闻。
第一桩是关于“蓝白整合”的,张亚中提到柯文哲曾说过“垃圾不分蓝绿”,而去年柯文哲被查办时,郑丽文却公开表示“柯文哲比垃圾不如”,张亚中认为,既然郑丽文之前对柯文哲有这样的评价,现在又说自己能推动“蓝白整合”,明显是在说谎。
第二桩则涉及郑丽文加入蓝营的动机。张亚中说,二十年前郑丽文原本在绿营,后来因为“舔耳案”背刺了绿营的涂醒哲,当时她是被绿营停权后才离开的,而且至今都没向涂醒哲道歉。
可郑丽文现在却对外宣称,自己是“主动退出绿营,因为看清了绿营的真面目”,还说当时承诺过“不会加入其他阵营”,结果仅仅三年后就加入了蓝营。
在张亚中看来,郑丽文就是习惯性说谎,根本不可信,这次参加蓝营“改选”,也是因为现在蓝营局势较好,想过来“捡漏”,是典型的“投机行为”。
面对张亚中的激烈批评,郑丽文的回应还算得体。
她表示张亚中的说法“言重了”,自己从来没有说过谎,有些事情不能过度简化,同时呼吁大家“不要进行负面操作”。
辩论结束时,郑丽文还反呛近期针对自己的抹黑言论,称蓝营内部的一些问题“一时难以根除”,希望外界不要轻信谣言,并强调如果自己最终胜出,一定会用“新思维、新气象、新做派”彻底改变蓝营。
有意思的是,张亚中此前一直强调要“君子之争”,主张“用论述赢得尊重”,可这次却翻出二十年前的旧闻攻击郑丽文,不仅显得没风度,也没能真正驳倒对方。
就像之前邱毅说的那样,“谁还没有过去呢?改了不就好了”,张亚中的这番操作反而让自己陷入了尴尬。
就在这场争议还没平息的时候,洪秀柱阵营出手了。
辩论结束后,洪秀柱的核心亲信黎子渝公开表态力挺郑丽文,她表示郑丽文是蓝营里少数“敢于冲锋陷阵”的人,还特意提到“支持郑丽文,不是因为她毫无争议、没有瑕疵,而是因为她敢‘变’”。
黎子渝强调,现在的蓝营最需要的就是“改变”,而且这种改变不能只靠喊口号,必须要动真格,把蓝营从“被动应对”的状态变成“主动出招”的团队,不能像水母一样“随波逐流”,要敢于挺直腰杆做事。
很明显,黎子渝的这番话就是在回应张亚中对郑丽文的批评,也等于公开表明了洪秀柱在这场角逐中的立场,支持郑丽文。
要知道,如果不是洪秀柱本人态度明确且支持力度大,黎子渝绝不会在这个敏感节点发声。
从结果来看,张亚中原本想通过爆旧闻打压郑丽文,没想到反而让洪秀柱阵营直接亮明态度,间接助推了郑丽文的声势。
另外,从近期的其他动态也能看出郑丽文的支持基础确实在扩大,除了洪秀柱,卢秀燕、王金平、连战等人都已经明确向她靠拢。
尤其是连战,还帮郑丽文牵线认识了工商业界的“大咖”林伯丰,获得了林伯丰的支持,这意味着郑丽文现在已经具备了募款能力,这对竞选来说是非常关键的资源。
相比之下,郝龙斌的支持更多来自地方派系,可随着王金平态度转向郑丽文,这些派系的支持也开始松动,他的处境只会越来越难。
蓝营这场“改选”已经进入关键阶段,从第三场辩论的情况来看,后续可能还会出现更多抹黑、争议事件。
但无论过程多曲折,最终能赢得支持的,终究还是那些能真正为阵营考虑、敢拿出实际行动改变现状的人。
希望蓝营能早日摆脱“酱缸文化”的束缚,给基层支持者一个负责任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