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郭正亮给了台湾“最好”出路?一国两制改1个字,或可统后不驻军

时间:2025-10-05 22:45:25 来源:顾史 作者:顾史

说起郭正亮,这位曾经的民进党立法委员,如今却从绿营横跨到了蓝营。尤其是近年来,他在各种节目上屡屡抛出极为犀利的观点。

郭正亮再度抛出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他认为台湾统一是势在必行,这是历史大势不可阻挡。但是,台湾的政府和老百姓似乎还没做好准备。

这时候,盲目的拒绝统一是错误的,但是维持现状也必然不能长久。

所以,想要和平统一,还要在“一国两制”上下功夫。



郭正亮甚至提出,如果“一国两制”的政策,能够改一个字,或许就就能让台湾的大部分人接受。

而且这样修改之后,大陆方面也可以接受,甚至将来有可能能实现台湾的“不驻军”。这既能保证台湾的高度自治,又可以让两岸免于陷入战争之中。

郭正亮的想法到底要怎么改?改的是哪个字?这种想法到底是真的能够挽救台湾局势?还完全是异想天开?



一、退出绿营

想要了解郭正亮的思想,需要先了解一下这个人。郭正亮是目前台湾政治评论界非常有影响力的学者。

他生于1961年的高雄,他在读大学的时候,台湾正在闹“美丽岛事件”。郭正亮也收到了影响,开始投身学生运动,加入台大“大新社”。



在这期间,郭正亮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江迅”,以这个名字开始担任《南方》杂志总编辑,这是当时学生运动的主要刊物。

服完兵役后他继续深造,在台大攻读了心理学硕士学位,1990年,郭正亮去美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学的就是政治学,主攻国际政治与两岸关系方向。

1995年返回台湾之后,先在东吴大学担任政治系老师,同时也担任《中国时报》的主笔。



1996年,郭正亮在陈文茜的强力邀请下加入了民进党,出任中央党部文宣部主任,第二年就升任了政策会的执行长。

两年之后,郭正亮一改与其他民进党成员完全不同的态度,他主张新的经贸策略,一再强调两岸交流的必要性。他这种论调与当时民进党的整体论调是相逆反的,正因为这种说法,他一度成为了党内务实派的代表。



第二年,奠定民进党两岸论述基调的《台湾前途决议文》浮出水面,主要编辑之一就是郭正亮。

陈水扁在2000年竞选,主要的理论来源也正是这份文件,可以说没有这份文件,陈水扁根本无法担任总统。



而陈水扁成功担任总统之后所谈及两岸关系的内容,实际上也是郭正亮参与撰写的。

可惜陈水扁在当上总统之后,就放弃了之前自己嘴里所说的话,也把郭正亮所写的内容当成了空气。



2001年,郭正亮参加了立委选举,获得了第二高的票数,成功担任了台北的“立法委员”,并于2004年成功连任。

2012年郭正亮开始主持《美丽岛电子报》,从此就开始公然的质疑民进党政策,尤其反对党内阻挠《两岸服务贸易协定》及纵容黑帮渗透问题。

2014年,他与吴子嘉等人提出了“冻结台独党纲”提案,主张以《台湾前途决议文》作为新的党纲,替换掉原本主张台独的激进党纲!



郭正亮的这一主张引发了全党震荡,当时正值民进党中台独势力大幅度抬头的时候,郭正亮提出这一观点,可以说是冒全党之大不韪,因此也不可能将其通过。

从此,郭正亮被边缘化,民进党内开始逐步失去地位,民进党领导人也对他失去了信任。



2017年后,郭正亮更是因为屡次批评蔡英文当局,而遭到党内的排挤。

从此,郭正亮有些“破罐破摔”的意思了,完全不顾及所谓的当年影响,疫情期间开始公开抨击民进党阻挠BNT疫苗采购,直斥官员以“大小姐”姿态罔顾民众性命。

同时,郭正亮也在各种公开媒体和节目里质疑赖清德的“疑美论”逻辑矛盾,会把台湾变成“东亚乌克兰”。



2023年5月19日,民进党内部开始对他进行审查,理由居然是可笑的“损害民进党声誉”。

郭正亮也不客气,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直接就宣布退出来加入27年的民进党!



退党后的他,没有加入其他政党,而是担任了全职政治评论员,自己开办了《亮点交锋》和《亮剑台湾》等节目。他在这些节目中,以数据分析来解读台海局势。

起观点趋向“和平统一”主张,一直认为台湾应认清两岸实力差距,并发起主动谈判。

可以说,郭正亮虽然没有加入国民党,但是实际上已经是蓝营的成员了。



二、政策

了解了这个人,自然就可以理解郭正亮为何敢提出这样的想法了。

其实,这就是台湾内部的学者们长期以来的思想表现,这些人一直对“维持现状”其实一直感到焦虑。

要知道,台湾的大部分选民和学者,其实并不支持台独。他们不傻,知道一旦真的宣布独立,大陆必然施行武力统一。



别看台湾有着所谓的世界排名第24位的军事实力,但是终究还是一个孤岛。

大陆只需要截断台湾的运输,一周时间整个台湾就完全没电了。更别提没油之后,飞机军舰也都成了摆设。



可是这些人其实也害怕统一,从当年蒋家父子还在执政的时期,对于大陆的描述就已经是妖魔化了。

之后民进党又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进行去中国化教育,台湾民众对于大陆的认知已经非常淡漠。



更重要的是,生活在眷村里,当年从大陆过来的老人年纪大了,子孙辈又跟大陆没有接触,缺少血源的归属感。所以,真的直接统一,他们也很难接受。

所以大部分台湾人其实更像保持现状,既不统一也不独立。可是,像郭正亮这样的学者们,其实看得很明白。他们知道,这样的现状不可能长久的保持下去,祖国统一这是必然趋势。



因此,岛内的一些有识之士都在提出自己在统一上的见解。但如果我们从阶级上分析,就能发现这些人所代表的依然是小资产阶级利益。

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让他们恐惧统一之后的各种事物,所以这些人就提出了“统后不驻军”的说法。



但是这种说法,似乎很难与国家主权与安全防卫体系相契合。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自己的领土上驻军就是天经地义的,这是原则问题,不可碰触也不能商量!

同时不驻军是否意味着放弃对岛内潜在叛乱或分裂势力的武力威慑?如果岛内的台独势力再次抬头怎么办?如果有其他国家或者势力敢于中国和台湾的内政怎么办?



其实,从香港澳门的经验来看,驻军与否的现实,影响似乎并不如想象中那般巨大,驻军未必等于直接干预内部治理,反而是否有更灵活的制度设计才是根本。

了解了这些人都态度,再来分析郭正亮所说的“一国两制改一个字”是什么意思?很多评论分析这个“字”指的是“制”字,将“制”改成“治”。也就是说,要设置一种不同于香港澳门的特殊制度。



香港与澳门虽然在名义上享有高度自治,但从2019年开始的修例风波后,国安法开始实施。

外界都已经看到了北京对于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也看到了政治动荡时中央会采取的措施。



而且,台湾很多人都认为,如今香港和澳门所采取的体制,或许并不适应于台湾。

毕竟,无论从人口还是从面积上,台湾比港澳都要大得多。

统一之后政府的管理制度如何?如何进行选举?驻军的话要住多少部队?这些未知都让台湾的学者们在疑惑和恐惧。



因此,郭正亮要让台湾相信“一国两制”在未来可以变得更适合台湾,势必需要在制度设计、法律框架甚至国际监督层面做出足够的创新。

所以,把“制”改成“治”,那么意味着治理模式、司法体系、经济制度甚至社会文化的高度自治与弹性。



但是,这种想法又是否合理呢?大陆方面会愿意为了台湾而在核心原则上做出让步吗?

虽然“一国两制”制度给香港的自由度已经很高,可是香港终究只是个弹丸之地,完全没有能力养军。

曾经的亚洲四小龙在金融危机之后,其经济和国际地位和台湾也无法相比。

如果给予台湾更高的自由度,有没有可能让外部势力干预进来,台湾的台独势力是否会重新抬头?会不会在外部势力的影响下发生类似乱港分子那样的事情?



三、总结

其实,郭正亮的想法,并不仅仅是他独创,像马英九等人也都提出过类似的方案。

实际上这些还都是改良主义的方式,提出这种想法的人,确实都不是台独分子,他们都向往统一。



但这些人也并非是真的跟大陆一条心,他们大多都在蒋家父子的统治时代成长,自幼把“防共”的念头植入心中。

这些人不想台湾独立,心中想的还是蒋介石留下的所谓“光复大陆”思想。一旦真的统一,他们其实还是恐惧的,所以才会提出种种改良政策。



某种程度上,这种恐惧不仅仅是对军队的恐惧,更是对权力集中与社会体制的担忧。

但归根结底还是对大陆的不了解,其实只要这些有识之士,能够真的放开心胸,放开眼光,自然能够看到真正的未来!

参考资料:
1.前民进党“立委”郭正亮:大陆或提高蔡英文两岸过关门槛 观察者网
2.自爆退出民进党原因!郭正亮:我对赖清德两岸政策很有意见 2023-05-19 来源:中国台湾网
3.郭正亮宣布自行退出民进党 直新闻 2023-05-19 2广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