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艾美奖惊现反犹风波:犹太裔女星领奖台高呼解放巴勒斯坦

时间:2025-09-18 04:17:17 来源:趣文说娱 作者:趣文说娱

上周的艾美奖颁奖礼因一场意外成为全球焦点。当犹太裔女星汉娜·爱宾德手捧喜剧类最佳女配角奖杯时,谁也没想到这个本应充满温情的时刻会演变成政治宣言——她突然调转话锋,从感谢剧组转向猛烈抨击美国移民局,最终以一句“解放巴勒斯坦”引爆全场。镜头扫过台下,多位犹太裔制片人的脸色瞬间铁青,这场面堪比好莱坞版“政治地震”。



这场“反转剧”的戏剧性远超她主演的热门剧集《绝望写手》。前一秒还在哽咽着感谢团队,下一秒便直指台下痛陈移民局“效率低下”,当“Free Palestine”脱口而出时,连见惯大场面的颁奖嘉宾都露出震惊表情。五年前金球奖上,主持人瑞奇·热维斯曾警告“领奖台不是政治讲台”,如今汉娜的举动无疑是对这一潜规则的公然挑战。

真正令人错愕的是汉娜的犹太身份。这段看似矛盾的表态,实则折射出犹太群体内部的深刻分歧。追根溯源,上世纪初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以色列国,却与当地阿拉伯人爆发了持续百年的冲突。近年加沙地带冲突升级,更让巴以问题成为全球舆论焦点。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犹太人都支持政府政策,汉娜的公开表态正是这种分歧的极端呈现。



这场风波迅速演变为好莱坞权力博弈。推特上#汉娜解放巴勒斯坦#话题阅读量破亿,网友扒出她十年前就开始关注巴以冲突,甚至长期捐助巴勒斯坦难民。而派拉蒙等影视巨头则强硬表态,宣布“不会与抵制以色列者合作”。这种针锋相对的态势,让人想起梅尔·吉布森2006年因酒后失言遭犹太资本封杀的往事——当年他仅因一句不当言论就被逐出主流影视圈,如今汉娜的处境更显凶险。

目前已有超四千名好莱坞从业者联名抵制以色列,但资本方的反制措施同样强硬。从投资决策到奖项评选,犹太资本长期掌控着好莱坞的命脉。派拉蒙、华纳兄弟等巨头早期创始人皆为犹太裔,他们用百年时间将好莱坞打造成全球娱乐帝国,却也因此屡遭“控制舆论”的质疑。这种权力结构下,演员的言论自由始终面临微妙平衡。



这场风波意外推动了公众认知。多个自媒体制作的巴以冲突科普视频播放量激增,评论区出现大量“原来问题这么复杂”“拒绝盲目站队”的反思。独立制片方开始向汉娜抛出橄榄枝,海外粉丝发起的“支持汉娜”活动获得广泛响应。但资本方的反制手段同样凌厉——从限制资源到奖项打压,好莱坞的生存法则从未改变。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上世纪20年代,犹太裔电影人通过掌控发行渠道奠定行业基础,如今这场争议暴露的仍是权力与话语权的永恒博弈。汉娜的遭遇或许会促使颁奖礼加强言论管控,未来获奖感言可能需提前报备审核。但这场风波更大的价值,在于将巴以冲突这一复杂议题推向主流视野。



当演员的言论自由遭遇资本权力,当个人立场碰撞群体认同,这场好莱坞风波早已超越娱乐事件本身。它揭示的不仅是巴以冲突的复杂性,更是现代社会中个体表达与权力结构的永恒张力。汉娜的未来尚未可知,但她已成功让全球观众开始思考:在资本与政治的夹缝中,艺术与良知的边界究竟在哪里?

这场争议引发的连锁反应仍在持续发酵。您如何看待演员在公众场合表达政治立场?是该坚守原则还是明哲保身?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