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程序员苏享茂在婚恋网站结识了翟欣欣,这场看似普通的相遇,却以悲剧收场。短短两个多月后,两人登记结婚,但这段婚姻仅维持了42天便宣告破裂。而破裂的背后,是翟欣欣对苏享茂步步紧逼的索取。
法院审理查明,婚后不久,翟欣欣便以举报苏享茂公司税务问题、违规开展业务为由,索要1000万元“精神损失费”,并要求将海南一套总价319万的房产过户到自己名下。面对如此无理的要求,苏享茂被迫在7月18日分三次转账660万,房产也办理了过户手续。然而,翟欣欣并未就此罢手,继续催要剩余的340万,甚至追加50万“青春损失费”。
当年9月7日凌晨,苏享茂留下控诉“妻子索要千万逼死丈夫”的遗书,从北京朝阳区的住所坠楼身亡。这起案件迅速引发全网关注,人们对苏享茂的遭遇深感痛惜,同时也对翟欣欣的行为充满质疑。然而,彼时的翟欣欣并未表现出任何愧疚。
2018年4月,她在微博回应时,竟称苏享茂自杀是因资金链断裂,自己是“承受不公平指责”,随后便清空账号,选择了沉默。
民事判决后的反常转变
苏享茂的家人并未放弃追责。2018年,他们起诉翟欣欣,要求撤销近千万的赠予并返还财产。这场民事官司持续了整整五年。2023年3月31日,北京朝阳法院一审判决翟欣欣退还现金、特斯拉汽车等共计近千万元,并撤销了她对海南、北京两套房产的所有权。
按理说,翟欣欣此前一直态度强硬,但这次判决后,她的态度却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2023年5月初,她主动撤销了对离婚后财产纠纷案的上诉。5月12日,苏家收到了她退还的660万元——正是当年苏享茂被迫转账的那笔钱。
更反常的是,调解请求开始密集出现。民事二审期间,法院曾组织线上庭审,翟欣欣明确表达了“愿意赔偿求调解”的态度。到了2023年8月,二审法官去看守所见她时,她更是让法官转达苏家:“对苏享茂是有感情的,想让他父母安度晚年,愿意尽量补偿”。
苏享茂的哥哥苏享龙后来在法庭上揭露,这是翟欣欣第一次流露出类似“歉意”的态度。要知道,过去六年里,翟欣欣和她的家人从未对苏家说过一句对不起,反而不断污蔑诽谤。如今突然“示好”,时机实在太微妙——因为此时刑事立案的脚步声已经越来越近了。
被捕前的求和困局:钱退了,道歉迟了
2023年5月20日,翟欣欣涉嫌敲诈勒索被刑事立案。6月9日,苏享龙通过微博确认她已被北京海淀警方逮捕,羁押在看守所。而那些求和的努力,恰是发生在立案前的关键节点。
苏家很快看穿了这背后的算计。苏享龙在接受采访时直言,翟欣欣坚持要调解书,根本不是真心悔悟,而是想“用金钱换谅解”,为可能的刑事判决铺路。按照法律规定,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能获得从宽量刑。
因此,面对调解提议,苏享龙当场拒绝:“她想用金钱换取谅解,门都没有。弟弟的命不能用钱衡量,我们要的是法律的公正。”
他在微博里说得更明白:“这么多年攥着苏享茂的钱不还,没有一句道歉,现在才提补偿,毫无诚意”。苏家提出的三个条件——退还所有财物、赔偿经济损失、偿付生命与精神损失,翟欣欣显然无法满足,求和自然陷入僵局。
这场迟来的“恐惧表演”还在继续。2025年1月21日案件开庭时,翟欣欣当庭认罪认罚,对着苏家家属深深鞠躬道歉,说自己“真诚悔罪”,还承诺会尽快履行剩余民事赔偿,连丧葬费等6万多元的附带民事赔偿也愿意承担。
但苏享龙只冷冷回应:“她没有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我们不会接受调解”。
十二年刑期背后:法律不认“事后补救”
2025年9月19日,北京海淀法院的一审判决给出了最终答案:翟欣欣因敲诈勒索罪被判有期徒刑十二年,罚金十万元,还要赔偿苏家7万余元经济损失。
法院的认定一针见血:她与苏享茂无夫妻共同财产,索取的都是个人财产,所谓“补偿”根本没有法律依据,本质就是敲诈勒索,且数额特别巨大。
判决生效后,人们回头再看翟欣欣被捕前的一系列操作,更觉唏嘘。660万退款也好,多次求和也罢,本质上都是试图用金钱和迟来的歉意换取法律的“从轻发落”。但法律讲究的是犯罪时的主观恶意与客观行为,而非事后的功利性补救。
正如苏享龙在法庭发言中所说:“如果这个案子的判决能对‘类翟欣欣们’有所警诫,对司法进步有一点点促进作用,对我弟弟也是些许的安慰”。这场持续八年的追责,苏家赢回的不仅是财物和刑期,更是对“婚姻骗局”的法律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