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首长,前面休息点有个农村妇女带着孩子,说是来找李班长的。"警卫员站在车旁报告。
张卫国放下手里的文件,抬头看向车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下,哨所像一块孤独的石头。"李建军?"他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
"是,李建军班长,听说他家属从没来过部队。"张卫国没再说话,他推开车门走下去,脚踩在冻硬的土地上。
01
李建军把那张照片塞回胸口的衬衣兜里时,手指在布料上停留了片刻。照片是旧的,边角都起了毛,只露出半张女人的侧脸,碎花褂子的领口。赵小虎端着搪瓷缸从门外进来,看见李建军的动作。
"班长,又看照片?"赵小虎问。
"没什么。"李建军站起身,把衣服扣子系好。赵小虎想说什么,最终只是把搪瓷缸放在桌上,转身出去了。哨所的窗外是一片荒凉的山坡,风吹过,卷起细小的沙石,打在玻璃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李建军在这个哨所待了五年。五年里,他带的新兵换了三批,自己从战士升到班长,头发也白了几根。战友们知道他结了婚,却从没见过他的家属,也从没听他提起过家里的事。每次有人问起,李建军总是说:"家里都好,别分心。"
那天他在巡逻时晕倒了。醒来时,军医正在给他输液,赵小虎坐在旁边。
"班长,你得注意身体。"赵小虎说。
"没事。"李建军动了动手臂,想坐起来。
赵小虎按住他:"你先躺着,军医说你这是高原反应加劳累。"李建军没再动,他的手摸向胸口,确认照片还在,才闭上眼睛。
赵小虎看见了那个动作。他想问照片上的人是谁,但李建军的表情让他咽下了话。
三天后,李建军回到岗位。他在训练场上喊口令,声音洪亮,看不出生过病的样子。晚上回到宿舍,他坐在床边,从兜里掏出照片,在昏黄的灯光下看了很久。
那张脸他太熟悉了。王秀莲,他的妻子,二十八岁,皮肤黝黑,手上全是老茧。结婚五年,他只回过家两次,每次都待不到半个月。王秀莲从来不抱怨,她照顾公婆,种地,喂猪,把日子过得紧巴巴却有条有理。
李建军把照片放回兜里,躺在床上。隔壁床的战士已经睡着了,鼾声均匀。他睁着眼睛,看着天花板上的裂纹,一直到天亮。
王秀莲收拾行李用了两天。她把土特产装进一个旧布包里,花生、红枣、木耳,都是自家种的。五岁的儿子李小军站在门口看她。
"妈,我们真的要去找爸爸?"李小军问。
"是。"王秀莲把包扎紧,试了试重量。
"爸爸在很远的地方?"
"很远。"王秀莲站起来,牵住儿子的手。李小军的手很小,手心有些湿。王秀莲知道儿子紧张,她自己也紧张,但她没有表现出来。
她们坐了三天的汽车,又坐了两天火车。车厢里人很多,李小军被挤得哭了几次。王秀莲抱着他,给他讲爸爸的故事,讲爸爸如何保卫祖国,讲爸爸有多勇敢。李小军听着听着就不哭了,眼睛亮晶晶的。
"妈,爸爸是不是很厉害?"
"厉害。"
"他会不会不认识我了?"
王秀莲没有立刻回答。她想了想,说:"不会,你是他儿子。"
火车到站后,她们又换乘了一辆部队的补给车。开车的是个年轻战士,看见王秀莲带着孩子,主动帮她搬行李。
"你们去哪儿?"战士问。
"红山口哨所。"王秀莲说。
战士愣了一下:"红山口?那地方海拔高,你们去干什么?"
"找人。"
"找谁?"
"李建军,是那儿的班长。"王秀莲说完,看着战士的表情。战士点点头,没再多问,只是说:"路上小心,高原反应厉害。"
02
车开了一天一夜。李小军在车上睡了几觉,醒来时总是问:"到了吗?"王秀莲摸摸他的头,说:"快了。"
车停在一个补给站,战士让她们休息一晚再走。王秀莲不肯,她说:"早一天见到他,孩子就能早一天安心。"
战士看着她,最后叹了口气:"那行,我送你们到山脚下,但上哨所得你们自己走,我车上还有其他任务。"
第二天中午,她们到了红山口哨所的山脚下。王秀莲牵着李小军站在那里,抬头看山上的哨所。哨所很小,灰色的建筑,在山坡上显得孤零零的。
执勤的战士拦住了她们。
"站住,干什么的?"
"我来找人。"王秀莲说。
"找谁?"
"李建军。"
战士打量着她,看她一身农村妇女的打扮,又看看她身边的孩子,问:"你是他什么人?"
"妻子。"
战士愣了一下,然后拿起对讲机联系哨所。过了一会儿,他放下对讲机,说:"李班长在执行巡逻任务,暂时联系不上,你们先在这儿等着。"
"要等多久?"
"说不准,可能几个小时,可能一天。"战士指指旁边的一间小屋,"那是休息点,你们可以进去等。"
王秀莲牵着李小军进了休息点。屋里很简陋,几张木板床,一张桌子,墙上贴着褪色的标语。她让李小军坐下,自己站在窗边往外看。
李小军开始发烧是在傍晚。他脸色通红,额头烫得吓人。王秀莲慌了,她翻出随身带的退烧药,喂给孩子吃,又用毛巾蘸冷水给他擦额头。
执勤的战士听到动静,进来看了一眼,说:"孩子高原反应了,我去拿点药。"
他很快拿来了药和热水。王秀莲接过,道谢。战士摆摆手,说:"应该的,你好好照顾孩子。"
夜深了,李小军还在烧。王秀莲抱着他,坐在床边,一夜没合眼。天快亮时,战士又来看了一次,给她送来干粮。
"嫂子,你吃点东西。"战士说。
王秀莲摇摇头:"不饿。"
"孩子怎么样了?"
"还在烧。"
战士看着她,犹豫了一下,说:"要不我再联系一下哨所,看李班长回来没有。"
"麻烦你了。"
战士出去了。王秀莲低头看着怀里的李小军,孩子的脸烧得通红,嘴唇干裂。她用手指蘸了点水,轻轻涂在孩子的嘴唇上。
李建军巡逻回来时,天已经大亮了。他刚进哨所大门,赵小虎就跑过来。
"班长,有人找你。"赵小虎说。
"谁?"
"一个农村妇女,带着个孩子,说是你媳妇。"
李建军的脸色一下子变了。他站在原地,没有动。
"班长?"赵小虎看着他,"你没事吧?"
"她在哪儿?"李建军的声音有些干涩。
"山脚下的休息点,孩子好像高原反应,发烧了。"
李建军转身就往山下走。赵小虎在后面喊:"班长,你武器还没卸呢!"李建军没理他,脚步越来越快。
赵小虎追上他,小声说:"班长,嫂子来探亲,你怎么一点都不高兴?"
李建军没说话。他的脑子很乱,他想不明白王秀莲为什么要来,他明明说过让她别来。高原环境恶劣,她一个农村妇女,带着孩子,怎么受得了。
他快步走向休息点,远远就看见王秀莲站在门口。她的头发有些乱,脸上满是疲惫,但看见他时,眼睛亮了起来。
"建军。"她叫了一声。
李建军停下脚步。他看着她,好半天才说:"你怎么来了?"
"我带小军来看你。"王秀莲说,转身进屋,抱出发烧的李小军。
李小军虚弱地抬起头,看见李建军,叫了一声:"爸爸。"
李建军伸出手,想接过孩子,但手在半空中停住了。他看见张卫国带着警卫员从山上走下来。
03
张卫国是军区副首长,五十岁,战功赫赫。他这次来哨所是检查冬季防寒物资的,顺便慰问战士。他本来准备检查完就回去,听说有家属来探亲,想过来看看情况。
他走到休息点门口,看见了王秀莲。
他手里的保温杯掉在了地上,热水洒了一地。周围的人都愣住了,警卫员连忙去捡保温杯,小声说:"首长,您没事吧?"
张卫国没理他。他盯着王秀莲,嘴唇在颤抖,半天说不出话来。
王秀莲被他的反应吓住了,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李建军站到她面前,挡住她和孩子。
"首长。"李建军的声音很紧张。
张卫国终于开口了,声音沙哑:"你……你叫什么名字?"
王秀莲愣了一下,说:"王秀莲。"
"家是哪里的?"
"河南林县王家村。"
张卫国的身体晃了一下,整个人顿时如遭雷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