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东莞地铁1号线:连接广深莞三城的黄金经济走廊

时间:2025-10-09 06:22:19 来源:观察眼看世界 作者:观察眼看世界

东莞地铁1号线打通三大万亿城市,大湾区融合加速

九年等待终结:东莞地铁1号线将改变大湾区格局

跨市地铁新突破:广深莞30分钟通勤圈来了

东莞地铁1号线:大湾区城市融合的新纽带

跨越广州、深圳、东莞三座经济总量超万亿的城市,东莞地铁1号线不仅重塑了本地交通格局,更将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深度融合的关键力量。这条贯穿东莞10个镇街园区、全长57.46公里的交通大动脉,预计将于年底前开通试运营,标志着东莞轨道交通进入全新阶段。



九年单线运营终结,1号线开启跨市时代

东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始于2016年,当时开通的2号线全长37.8公里,成为东莞首条地铁线路。然而在此后的九年时间里,东莞再未开通新的地铁线路,市民出行长期依赖单一线路。2013年底,国家发改委批复《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3-2019)》,正式批准建设1号线一期、2号线三期和3号线一期工程。2016年,广东省发改委批复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9年该线路正式动工建设。

作为东莞第二条地铁线路,1号线结束了当地长达九年的单线运营历史。更引人关注的是,这条线路的二期和三期工程将分别延伸至广州和深圳,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三大万亿GDP城市的轨道连接。届时,从广州来的乘客只需一次换乘即可抵达东莞鸿福路商圈,而从东莞出发也能一程直达珠江新城CBD,形成真正的广深莞30分钟通勤圈。

建设历程曲折,技术标准领先

工程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2023年5月,东莞控股发布公告称,因城市规划变更等原因,项目建设总投资和交通网络规划发生较大调整,决定解除1号线PPP项目合同。这个总投资约296亿元的项目虽然遭遇合作模式变更,但施工进度未受影响。经过多方努力,今年8月1号线启动空载试运行,目前装修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9月30日完成所有装修工作,如果一切顺利,线路将在年底开通初期运营。

东莞地铁1号线采用了国内领先的技术标准。列车按照全自动驾驶最高等级(GoA4级)研发,采用B型车辆,编组为4动2拖6辆。这些列车最高运行时速可达120公里,全列车最大载客量超过2000人。车辆具备自动唤醒、自动休眠、自动检测、自动运行、自动对位停车、自动开关车门等先进功能,代表了当前地铁技术的较高水平。



线路走向与运营现状分析

1号线一期工程呈西北至东南走向,线路总长57.46公里,贯穿水乡片区、中心城区和松山湖,串联10个镇街和园区,紧临首铸万科广场、国贸中心、海德广场、松山湖万象汇等重要商圈。截至目前,东莞地铁2号线已运营九年之久。数据显示,2号线日均客运量为11.66万人次,客运强度为每日每公里0.3万人次。这一数字低于国家规定的“初期客运强度需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的要求。

经营方面,东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21亿元,营业总成本11.22亿元,年度亏损约8亿元。这种情况在全国地铁运营中并不罕见,许多城市的地铁运营都需要政府补贴支持。东莞地铁客流强度低的背后,有其特殊城市结构的原因。东莞下辖32个镇街,城市布局相对分散,跨镇街通勤往往超过1小时。这导致全市汽车保有量超400万辆,居民出行更多依赖私家车,地铁通勤习惯尚未完全形成。

跨市连接功能:大湾区融合的关键一步

东莞地铁1号线的特别价值在于其跨市连接功能。按照规划,1号线二期将往西延伸,进入广州后于黄埔新港与广州地铁5号线接驳;三期则将与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连接。这意味着1号线将成为东莞首条直接连通深圳、广州的跨市地铁,对大湾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种跨市地铁连接在大湾区已有先例。2009年开通的广佛地铁是全国首条跨市地铁线路,如今广佛之间已有三条跨城地铁,未来衔接通道将达18条。上海地铁在2013年通到江苏昆山,北京与河北“北三县”的跨市地铁也在建设中。武汉与鄂州、长株潭、南京与镇江、杭州与绍兴、成都与资阳、郑州与许昌等城市也都实现了跨市地铁连通。这种趋势表明,城市群发展正在突破行政边界,向更高效的一体化方向迈进。

经济与社会效益:长期价值凸显

东莞1号线连接的是三座万亿GDP城市,这对大湾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线路将穿过多个重要城市区域,包括佛山东平CBD、广州白鹅潭CBD、琶洲电子商务区、第二中央商务区、新塘东部商务区、松山湖高新区以及东莞万江商务区。专家认为,这条线路将促进商务发展,形成分布式的中心商务体系。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表示:“佛穗莞城际将使得这几个城市的一体化进程有质的提高。”

地铁建设投资巨大,运营回报不一定理想,但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是长期的。特别是东莞1号线连接了深圳和广州,和2号线形成交叉,对中心城区、松山湖、水乡片区的经济发展都会产生积极作用。从更大范围看,东莞1号线对于大湾区整体发展都有带动作用,尤其将促进香港-深圳-东莞-广州这条科技创新廊道的发展,对于人才输送也起到良性循环效果。



未来展望:大湾区城市网络加速形成

虽然1号线一期即将开通,但二期和三期工程目前都尚未动工。东莞目前在建设中的地铁线路还有2号线三期,北起虎门火车站,南至交椅湾站,预计2027年通车。整体来看,东莞地铁距离“成网”还有较长过程。跨市地铁建设涉及多个行政主体,包括财力分配、运营机制等问题,需要各方协调一致。这也是为什么深圳、东莞、惠州之间的跨市地铁规划已久,但推进相对缓慢的原因之一。

不过,大湾区城市融合的趋势已经明确。未来,从东莞中心城区到广州中心城区只需30分钟,到深圳同样在半小时通勤圈内。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铁路也在规划中,设计时速160公里,将串联佛山、广州、东莞三市中心城区。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形成一个更加紧密的城市网络,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将实现高效便捷流动,区域一体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东莞地铁1号线作为这个网络中的重要一环,必将发挥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