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远东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木材和矿产资源,然而人口稀少,不足八百万,开发进程一直受限。近年来,尤其是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的严厉制裁使俄罗斯经济陷入困境,中央政府难以兼顾远东地区的发展,迫使地方寻求外部合作。远东地区的领导人们开始转变态度,从过去的警惕中国,转而主动寻求与中国合作。
图瓦共和国,历史上被称为唐努乌梁海,自唐朝至民国时期一直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居民多为游牧的图瓦人,以放羊和打猎为生。清朝时期,政府在此设立机构管理,征收贡赋,边境相对稳定。然而,18世纪中叶,沙俄开始东扩,商人探险队逐渐蚕食这片土地。清政府势弱,谈判未能阻止沙俄的扩张。1911年清朝倒台后,图瓦一度自治,俄方插手支持本地势力。1921年成立共和国,1944年并入苏联,1991年后成为俄罗斯联邦主体。如今,图瓦经济依然落后,主要依赖矿产出口。
库页岛的历史也颇为曲折。西汉时期已有记录,明朝直接派官管辖。17世纪清朝加强控制,但沙俄探险家绘制地图,1858年《瑷珲条约》和1860年《北京条约》将库页岛划归俄国。1875年俄日条约,俄国获得全岛。1945年二战末,苏联占领全岛,现称萨哈林州,主要依赖油气资源。
这些历史遗留问题,使得俄罗斯过去对中国投资持谨慎态度,担心中国人“惦记旧账”。例如,库页岛的萨哈林1号项目,俄方宁愿拉日本企业入股,也不让中国插手。2017年当地一个研究所调查显示,46%的人认为中国威胁领土,33%担心抢经济机会。这种心态影响了多年双边互动。远东整体基础设施差,道路破旧,冬天积雪导致交通瘫痪。人口外流严重,年轻人往莫斯科跑,留下的多是老人。
普京上台后提出“向东看”战略,每年举办东方经济论坛,拉亚太国家投资,但俄罗斯自身人力财力有限,难以支撑远东的大规模开发。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形势急转直下。西方全方位制裁,俄罗斯能源出口西边路断,只能转向东方。中国市场大、资金足、技术靠谱,成为远东眼中的“救星”。中央财政紧巴巴,远东地方得自谋生路。图瓦穷得有名,基础设施烂,经济垫底。萨哈林资源多,但开发慢,港口老化。地方领导一看,靠莫斯科指望不上,得找外援。中国离得近,实力强,正好互补。
2023年7月,图瓦总统弗拉迪斯拉夫·霍瓦利格在蒙古乌兰巴托的经济论坛上,与蒙古总理见面,提出将中俄蒙三国的M-12高速公路延长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这路一通,图瓦就能搭上经济走廊,吸引中国资金和技术。紧接着,萨哈林州长瓦列里·利马连科带队访华,两天内见了32家中国企业,直奔山东省,推销石油、天然气、煤炭、渔业等资源。过去俄方对中国企业审查严,现在州长亲自出马,态度热乎得像老熟人。利马连科强调萨哈林是俄罗斯最富州之一,开采项目多,找伙伴一起干。这俩领导的动作,标志远东心态大变,从防着中国人,到主动请中国人来投资。
为什么变这么快?经济压力大呀。俄乌冲突后,G7堵死俄欧天然气管道,俄罗斯能源得找新出路。中国接盘能力强,2023年贸易额蹭蹭涨。普京2024年在东方经济论坛上说,要学中国搞优惠政策,拉投资。这话透信号,远东离不开中国。过去审查像防贼,现在简化手续,地方争着合作。萨哈林政府说,中国启动岛上国际投资项目,建木材加工厂、物流中心,总投资200亿卢布,创造400个岗位。中国投资者兴趣浓,在哈巴罗夫斯克论坛上,萨哈林副部长谢尔盖·布连科夫表示,多领域潜力大。
发展也没停。2024年9月2日,普京时隔十年再访图瓦,视察克孜勒学校,讨论住房农业,摆明给地方撑腰,向中国投资者递话:大门开着,欢迎来。2024年12月,图瓦跨界公路项目动工,中国承包商参与,加强贸易联系。2025年2月,萨哈林和中国能源巨头签液化天然气终端协议,提升萨哈林能源影响力,给本地经济注活力。轩辕集团2023年中俄博览会上签萨哈林风电项目,160亿元人民币,建2000兆瓦风电,和央国企合作带技术。
其他地方也跟上。吉林省2023年5月在海参崴开货物中转口岸,贸易额涨。俄方表态,中国需求大,海参崴开放度还能加码。中国出100亿元建中俄合作基金,目标1000亿,覆盖科技教育旅游。地方结140对友好城市省州,机制有“东北-远东”“长江-伏尔加河”。这些不是空谈,实打实项目落地。
不过,问题也没少。远东基础设施还是老大难,人口少市场小,回报慢。民间心态虽好转,但2017年调查有23%对中俄通婚有意见,历史疙瘩没全解。俄罗斯内部,各地抢中国合作,别互相拆台。2025年,俄罗斯聚焦远东开发,从“向东看”到“向东进”,交通物流能源矿产全上。中国地图2023年把黑瞎子岛俄方部分标中国领土,俄方保守心态变,但合作务实。
整体看,这转变不是一时兴起。俄罗斯需要资金技术市场,中国提供正好。远东696万平方公里成立特区,吸引中国1600亿美元投资79项目。俄罗斯远东变特区,向中国敞开大门,过去矛盾心态,现在实用主义占上风。俄罗斯对中俄合作理性,视中国为长期伙伴。民众也认识到,跟欧美合作有条件,跟中国更直接。
长远呢?这合作重塑地缘格局。俄罗斯新版北极政策,中俄空间大。中国在远东影响力增,但历史地缘差异让合作脆弱。经济不平衡,地方依赖中国强。俄罗斯远东对中国心态变彻底,从历史防范到现实驱动,再到合作开花。未来怎么走,看民意深度,看项目落地。俄罗斯将远东开发成战略,打破西方封锁。中国得益资源输入,互利共赢。这事儿接地气,说白了就是求生存求发展,谁也挡不住现实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