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湾传奇演员颜正国因病去世了。
享年50岁。
他曾是一名超级童星,其主演的动作电影《好小子》系列一度风靡亚洲。
对于内地不少80后观众来说,也是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
颜正国的一生,大起大落。
小时候,就曾多次出演侯孝贤等名导电影,为人所知。
12岁,凭借《好小子》系列大火。
以他为主的功夫小子三人组,被誉为「迷你版成龙、元彪、洪金宝」。
可惜,青少年时期在名利中迷失自我。
成年后犯下多项罪行,被捕入狱,判处15年有期徒刑。
由于在狱中表现良好,提前四年假释出狱,开始从事书法教学与公益活动。
后来回归影视圈,并于2018年执导电影《角头2:王者再起》,票房破亿。
如今刚刚50岁,便因病去世,令人唏嘘。
鱼叔曾写过他18岁主演的一部少年犯罪片《少年吔,安啦!》。
这部影片当年仅上映了两天,就遭到抵制撤档。
但在华语电影史上,它仍然是一部备受赞誉的经典犯罪片。
2022年,影片经4K修复重新上映,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今天,鱼叔也带大家再度回顾这部影片。
《少年吔,安啦!》
《少年吔,安啦!》算得上台湾犯罪片的祖师爷级作品。
这是一部传奇又神秘的电影。
1992年,它上映仅两天,便遭到抵制被撤。
尽管如此,还是取得了约七百多万台币(约160万人民币)。
多年来,这部电影只有粗糙渣画质版本,却 挡不住无数影迷的热情。
它被票选为「影迷许愿修复清单」之首,可见影迷对于这部作品的喜爱与推崇。
2022年,这部电影的4K修复版,成功在中国台湾重映。
修复版比起之前的画面质量,有了很大改观。
与30年前不同的是,这次重映大受欢迎,票房喜人。
首先,这部电影的原声曲目值得一提。
电影大师侯孝贤不仅担任本片监制,还亲自献唱了两首歌曲。
此外,片中还有不少音乐界大咖客串。
「音乐教父」罗大佑、「金马奖最佳配乐」林强就在其中活蹦乱跳。
伍佰演唱的同名插曲,则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
这首歌让当时还籍籍无名的他一炮而红。
同年,伍佰推出了自己第一张个人专辑。
在媒体介绍中,都是用了「电影《少年吔,安啦!》主题曲主唱」的称号。
此外,两位本色出演的主角也颇为传奇。
为本片平添了神秘的宿命感。
电影上映后第二年,主演之一的谭志刚便因车祸丧命。
那年他刚满18岁,童星出道不过第六年。
他留下的另一个经典形象,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的小马。
有人说,如果他没去世,如今可能会和张震一样红。
更让人唏嘘的,是另一名主演,颜正国。
被誉为亚洲天才童星的他,拍完本片便锒铛入狱,断送了大好星途。
另外,本 片 是台湾地区唯一使用真枪+空包弹拍摄的电影。
尺度之大,内容之生猛,在华语电影中难得一见。
90年代初,正值台湾地区发展的黄金时期。
经济开始腾飞,但快速的变化也带来了犯罪与贪婪。
片名中的「安啦」是一句台语口头禅,用来 安慰:
「没事的,放轻松」
整个故事,聚焦的是两位不良少年。
阿兜(谭志刚饰) 与阿国(颜正国饰) ,是两个麻烦缠身的小镇青年。
他们整日无所事事, 流连于台球厅及卡拉OK,成为横行当地的小混混。
阿国(左)与阿兜(右)
分明还是稚气未脱的国中生,却一出场,便龇出了自 己的獠牙。
打架落了下风,就直接用酒瓶子烧了人家的店铺。
还会趁着月色,提着西瓜刀找上仇家。
无视不远处驶来的警车,一通挥舞。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从燃烧瓶,到西瓜刀,少年手中的凶器不断地变化升级。
直到获得了一把枪,才终于让自己拥有了某种「安全感」。
殊不知,也将自己推入了黑暗的泥沼。
这把枪,来自一个刺满文身的男人,捷哥(高捷饰) 。
他立志要把黑道当事业来做,在帮派里小有名气。
可惜,帮派里出了内鬼。
结拜的大哥被杀了,他自己也受了伤。
在捷哥身上,阿兜和阿国感受到了江湖义气。
看着他在老大灵前祭慰。
对天鸣枪,誓言报仇。
他做事果断。
查清了内鬼的行踪,立马带上两个少年踏上了复仇之路。
他 冲进酒席,当着众人的面一枪打死了内鬼。
随后从容撤离。
由于担心仇家的报复, 捷哥只能躲在台北暂避风头。
短暂的相处并没有教会阿兜和阿国太多江湖法则。
但,他们有了 枪 。
一次,阿兜遭到混混的殴打。
情急之下,阿国掏出枪伤了小混混。
二人惊觉,杀人的武器,可以用来保护自己。
这是社会教给他们的第一个道理。
「有枪讲话才大声」
两个没满18岁的孩子,喜怒与爱恨分明地写在稚气未脱的脸上。
那把枪,让他们愈发放纵与冲动。
为了与捷哥会合,他们来到台北。
灯红酒绿的街道令他们无所适从。
即使在小小的一个台球桌子上,也要遵循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阿国遭到了对手嘲讽。
「大人打球,小孩子玩球。」
阿国气不过,他最烦被当作小毛孩。
直接掏出枪,对着天花板来了一枪。
丝毫不顾及自己只是个无依无靠的异乡客。
由于出言不逊,他们又遭到一群出租车司机的围堵。
阿国毫不畏惧,高声对骂起来。
抬手又是一枪。
他们在台北孤苦伶仃,投宿西门町的一间旅馆。
好不容易联系上捷哥,便迫不及待地报上了自己的宾馆门牌号。
可等来的,却是悲剧的结局。
敌方帮派先一步抵达,爆发了火拼。
第二天,阿国被发现死在了河边。
至死仍紧握着手中的枪。
他的日记本上只记录到离开家乡的那天。
寄宿门下的大姐想要将他赶走。
唯一的好友阿兜也要去美国了,留下他一个人。
在子弹射穿他胸膛之前,世界便已将他抛弃。
当年,《少年吔,安啦!》由于尺度过大,遭到批评。
媒体与观众指责本片充斥着粗口、暴力,担心影片会诱导青少年犯罪。
热映两天便被紧急撤档。
不仅如此,演员本身也陷入舆论漩涡。
此人便是扮演阿国的颜正国。
在出演本片之前,他因《好小子》系列红遍亚洲,被誉为天才童星。
然而,电影还未上映,他就因毒品枪炮等前科进入少年观护所管束。
后来更是因犯下绑架勒索罪,被判入狱15年。
他从来没在电影院看过自己演的这部电影,直到这次重映。
不过,全片看下来,其实能发现:
电影虽然尺度极大,但主题并非是对暴力进行宣扬。
而是力图真实地呈现当时中国台湾激烈的社会矛盾。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影响下, 青少年暴力问题已经变得不可忽视。
这种现象的背后,实际反映的是人心糜烂与价值观念的变迁。
以及,上一代人对于子女教育的疏忽与冷漠。
两个不良少年,并非天生要走上暴力之道。
他们的身世都极为可怜。
阿兜生在一个破裂的家庭。
母亲早已远去美国发展,丢下父子二人在乡下。
等到在美国安稳落脚,就一直想把阿兜接走。
然而,父亲迂腐自私,不准他离开自己。
听说母亲要来接儿子,气得直扇阿兜巴掌。
「你们就把我一个人丢在这儿不管了?」
父亲也只敢对阿兜打骂,对外则无比懦弱。
而且还经常喝酒误事,遭到狐朋狗友诓骗,欠下了60万元。
家中经常遭各路人士上门催债,让阿兜怒火冲天。
阿国的身世则更加悲惨。
他的父母早早双亡,年纪小小一直投靠大姐门下。
姐夫心地善良,却脾气暴躁。
常常对他拳打脚踢,毫不顾忌他的自尊。
他劝阿国去投靠三姐学些本事,不要整天游手好闲。
实则是想将他扫地出门。
这是两个同样在自卑下生长的少年, 被困在脚下的土地。
荷尔蒙让他们不断挣扎,屡屡犯罪。
他们从小缺乏关爱,受尽欺辱;又缺乏管教,整日在社会上沾染恶习。
他们渴望反抗不公,却始终无能为力。
最终,诉诸于暴力。
无论有没有枪,他们的悲剧都早已写定。
他们身处帮派斗争的旋涡中,却根本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在他们心里,兄弟情义大过天。
因为自己受欺负,兄弟会帮忙出头,而家人却丝毫不关心。
他们一直在社会上横冲直撞,用鱼死网破的莽劲与世界作对。
少年们想不通的事情还有很多。
为什么债主敲诈了60万,却能耀武扬威。
即使进来派出所,也能找来议员求情,全身而退。
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城巴捷运不断翻新。
资本与官僚沆瀣一气,特权阶级作威作福。
阿兜尚有选择的机会,可以离开这里,远渡美国。
而阿国,他困局一隅的宿命早已写定。
这正是三十年前小镇青年的无奈。
影片里有一幕让鱼叔为之动容。
阿国扯住两个衣角举到头顶,像生出一双翅膀。
迎着风,奋力地想要攀到最高处。
可是风太大,他无法自由地飞翔。
在他身上,我们能看到无数个卑微的小镇少年。
在小镇,有人做题,有人做梦。
有人被社会遗落,也有人误入歧途。
他们都曾年少轻狂,想要出人头地,只可惜,社会留给他们的空间并不宽裕。
正如导演徐小明曾说:
年轻人就像发射出去的子弹一般,强劲有力且发火发热,可惜光芒短暂。
边缘少年的行为是火爆的、叛逆的。
但, 本片的拍摄手法却有意淡化了这种冲动与激情。
绝大多数镜头都是静止的中远景,透着一股清冷疏离的距离感。
一方面,影片对于少年重情重义的愤怒,报以肯定。
另一方面,又对他们最终只能诉诸于枪械暴力,而感到悲鸣。
它想提醒观众,关注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同时,更应该反思隐藏在背后的一系列难以调和的社会矛盾。
这也是为什么,这部当年深受争议的电影如今却成了经典,并得到修复并重映的机会。
当年的少年演员颜正国,也没能领会到这层深意。
他和片中的角色一样,走入迷途,自毁前程。
他坦承,当年因为太红,在学校里反而遭到霸凌,然后慢慢就不读书了,整日在外面混。
侯孝贤导演一直希望把他拉回正规,邀请他拍片,但要他保证不要继续在外游荡。
可惜,他辜负了导演一片心意,反而变本加厉,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直到30年后,他才有机会在电影院,首次观看这部自己主演的电影。
回头感慨,直道自己大梦初醒。
如果当初没有自暴自弃,他的星途或许又是另一番景象。
好在,浪子回头金不换。
颜正国出狱后从头做人,从事了很多公益事业,也更踏实、用心地出演和制作电影。
采访中、自传中,他多次劝诫其他年轻人,不要像他一样误入歧途、荒废青春。
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也算尽力完成了自我救赎。
回看颜正国50年的短暂一生。
留给世人的,不仅仅是诸多经典影视作品。
更有太多对青春的告诫与警示。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