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嘎子哥穿警服直播被拘:警服不是流量工具,法律红线不可触碰

时间:2025-09-18 15:02:02 来源:新民周刊 作者:新民周刊


一场因“警服直播”引发的法律风波,让演员谢孟伟(“嘎子哥”)成为舆论焦点。云南临沧市耿马县公安局9月17日通报,谢孟伟因在非拍摄期间穿着警用标志服装直播带货,构成“不当使用警用标志”违法行为,被处以行政拘留7日。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直播行业的流量焦虑,更揭示了法律红线的不可触碰性。

事件回顾:从直播争议到法律惩戒

9月10日,谢孟伟在云南剧组拍摄缉毒电影间隙,身着带有警察肩章、臂章的制式服装直播带货,推销充电宝与随身WiFi产品。面对网友质疑“穿警服带货是否合规”,他强硬回应称“电影是省厅重点项目,穿这身要政审”,甚至爆粗口斥责质疑者“蹭流量”。


事件迅速发酵,“嘎子哥穿警服直播”话题登上热搜。9月13日,谢孟伟发布道歉声明,称直播中出现的警服为剧组戏服,但网友指责其“避重就轻”——直播中反复强调电影“省厅重点项目”的表述,模糊了戏服与真实警服的边界。9月17日,他再次发布简短视频称“接受一切结果”,但舆论并未平息。

法律解析:警服不是“流量道具”

根据《人民警察法》及《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管理规定》,警服、肩章、臂章等标志属于人民警察专用,非经省级公安机关批准,任何个人不得使用。即使影视剧组使用戏服,也仅限拍摄期间,且需严格管理。


图源:律科网

谢孟伟在非拍摄时段穿着警服直播,已构成违法行为。耿马县公安局通报指出,其行为“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依法予以行政拘留。这一处罚为直播行业划清了法律边界:警服代表国家执法权威,绝非博眼球的“流量道具”。

行业警示:流量焦虑下的法律红线

谢孟伟的案例并非孤例。近年来,直播行业“擦边球”现象频发:模仿公职人员、虚构身份背景、夸大产品资质等行为屡见不鲜。部分主播为吸引流量,不惜游走于法律边缘,最终付出沉重代价。


网友评论截图:警服代表使命与担当,不容亵渎

退役警察网友直言:“警服不是个人流量,是无数人的使命与担当。”公众人物利用特殊身份符号谋取利益,不仅损害职业尊严,更破坏社会信任。此次事件为行业敲响警钟:流量经济需以合规为前提,任何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的行为,终将受到制裁。

公众反思:法治意识与行业规范

谢孟伟被拘后,舆论呈现两极分化。部分网友认为其“咎由自取”,作为公众人物更应遵守法规;也有声音质疑处罚是否过重。但法律专家指出,行政拘留的依据充分——《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非法使用警用标志可处十日以下拘留。


此案更深层的启示在于:网络并非法外之地。无论是明星还是普通主播,都需在法律框架内运营。直播行业若想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摒弃“流量至上”的短视思维,建立合规机制,强化法治教育。

结语:警钟长鸣,合规方能长远

谢孟伟事件为直播行业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当流量焦虑冲击法律底线,当个人利益凌驾职业尊严,最终受损的不仅是个人声誉,更是整个行业的生态。唯有坚守合规原则,尊重法律权威,直播经济才能真正实现长远发展。

素材来源:澎湃新闻、中青在线、央视新闻等

版权说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