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郭媛丹】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即将于17日盛大开幕,在“香山视界·高端对话”中的“大国正确相处之道”论坛上,美国国防分析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帮办施灿德发表了一番引人深思的言论。他指出,美国国防部长在中美防长视频通话中,公开提及“美国无意与中国发生冲突”的表述,实属罕见。
施灿德强调,尽管中美双方在诸多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和平共处与稳定发展应当是双方共同追求的重点。9日晚,国防部长董军应约与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进行了视频通话。五角大楼首席发言人帕内尔在官网发布的声明中明确表示,赫格塞思向中方传达了美国无意与中国发生冲突,也无意寻求中国政权变更或扼杀中国的立场。
施灿德在发言中进一步阐述,从美国的角度来看,国防部长很少公开表达此类立场,这确实是一次不寻常的表态。他提到,目前美中双方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即避免危机的发生,并愿意通过接触来解决问题。然而,双方也都有决心保护各自的利益,且各自拥有优势,不愿意单方面做出调整。未来,双方是否愿意采取切实步骤来达到共同目标,将是值得关注的焦点。
施灿德也承认,美国一直以来都希望影响中国,但很明显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同时,他也对一些认为美国一定会衰落的观点表示了不同看法,认为美国不一定会衰落,但正在发生变化。
此外,施灿德还透露,美国两党代表团本月晚些时候即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反映出两国关系的变化。他更关注的是,代表团的到访将如何推动两国未来的合作,而不仅仅是把美国的抱怨说出来。
与施灿德进行对话的是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对于施灿德认为美防长的罕见表态,吴心伯回应说,不仅要看美国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看美国做了什么。他表示,美国的目的依旧是和中国竞争、遏制中国,只是换了不同的工具和手段。
吴心伯指出,在特朗普2.0时代,美国仍然企图用关税等手段对中国进行打压。但他也认为,美国已经意识到中国不是一个容易屈服的对手,因此进入了边斗争边对话、彼此妥协的阶段。他强调,美国做了太多年的老大,有些时候不愿意遵守平等的规则,但这是美国首次意识到要遵守平等原则,今后跟中国打交道,要把主权和平等放在重要位置。
吴心伯还在当天稍早前的发言中表示,中美关系在今年呈现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今年年初从1月份到5月份,美国开打关税战,紧张态势很明显;第二个阶段是5至8月底,中美开始边打边对话;目前处于第三阶段,双方进入对话和达成谅解阶段。
对于未来的中美关系,吴心伯认为,中国要越来越积极地影响和塑造美国的对华政策。他表示,中国要向美国表明:如果美国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伤害中国,中国会反制;如果美国想用技术减速中国发展,中国会自己努力在这些领域取得发展乃至突破;如果美国要遏制中国,中国会尽最大努力来使得美国的遏制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