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8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上海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与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联合打造的情景党课《铮铮芳华》在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震撼上演。这场以‘跨时空对话’为特色的红色教育实践,通过沉浸式艺术演绎,再现了抗战时期女性革命者的精神图谱。
党课以白色恐怖时期的上海为历史坐标,通过王根英、帅孟奇、夏之栩、何宝珍等女性革命者的群像塑造,串联起狱中斗争、革命爱情与家国抉择三条叙事主线。舞台通过光影交错与实景还原,展现了这些共产党人在至暗时刻仍坚守信仰的壮丽人生。剧中既有铁窗下的坚韧抗争,也有理想与亲情的激烈碰撞,生动诠释了‘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的革命主题。
抗战烽火:铁窗下的精神丰碑
作为《信仰之路》的姊妹篇,《铮铮芳华》延续了‘以小见大’的创作理念。通过时空交错的舞台设计,观众得以穿越历史迷雾,见证革命者在个人命运与民族大义间的艰难抉择。剧中王根英与丈夫陈赓的‘理想之恋’,以及她将母爱升华为对天下儿童的大爱,成为革命者精神境界的生动注脚。
在面对幼子知非的场景中,王根英的扮演者胡歆妍动情演绎道:‘我虽不能伴你成长,但愿用生命换来一个没有战火的新世界。’这种将个人情感融入人民大爱的抉择,正是共产党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生动写照。上海师范大学学生胡歆妍表示:‘通过扮演烈士,我深刻感受到信仰的力量,这种精神淬炼远超课堂学习。’
匠心独运:多方联动的艺术创新
本剧创作团队历时三个月研读党史资料,在龙华烈士陵园遗址区搭建实景舞台。监狱牢房的物理空间与革命者的情感空间形成强烈张力,配合声光电特效,营造出令人窒息的历史氛围。当观众跟随讲解员穿梭于牢房天井时,仿佛与百年前的革命者展开灵魂对话。
龙华烈士陵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剧是‘龙华魂’精品课程体系的最新成果。通过京剧、话剧等多元艺术形式,陵园已构建起‘理论+文艺’的创新教学模式。未来将持续开发符合新时代语境的红色教育产品,让革命精神在艺术感染中代际传承。
主创团队透露,此次党课特别注重历史真实与艺术表达的平衡。从王根英缝在衣襟里的家书,到帅孟奇狱中传唱的革命歌谣,每个细节都经过史料考证。这种‘柔与刚’的交织呈现,正是对女性革命者‘以大爱包容荆棘’精神的最佳诠释。
栏目编辑:顾莹颖
来源:新民晚报 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