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追觅造车:中国科技新势力如何比肩特斯拉?

时间:2025-09-18 17:47:14 来源:燃擎频道 作者:燃擎频道


当一家成立仅8年的中国科技公司,拿着法国巴黎银行的资金,在德国建立超豪华电动车工厂,并宣称要将产品卖到500万欧元时,整个汽车行业都为之侧目。追觅科技——这家原本专注于智能生活家电的企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从家电到造车的跨界转型。

闪电入局:两周完成融资与建厂选址

2025年8月28日,追觅科技正式宣布进军汽车领域。仅仅10天后,创始人俞浩便带领团队赴德国选址建厂;14天后,公司宣布完成首轮融资,投资方正是法国巴黎银行。这种"两周完成首轮融资+德国建厂选址"的组合拳,让业界惊叹于其执行效率。


追觅的底气来自哪里?首先是资金策略。与蔚来等纯造车新势力不同,追觅采用"母公司造血+汽车项目输血"模式。创始人俞浩披露的50亿老股回购行为,以及2025年上半年营收超2024全年的财务表现,有效消解了市场对跨界造车资金链的疑虑。

德国制造:超豪华品牌的战略选择

追觅汽车选址特斯拉柏林工厂邻近区域,厂区面积达特斯拉的1.2倍。这一选择背后是精密的供应链计算:半径50公里内聚集了采埃孚、舍弗勒、英飞凌等870家Tier1供应商,物流成本较海外采购降低20%。更关键的是,柏林-勃兰登堡地区拥有欧洲最大的汽车工程师人才池,2024年就有超过1万名传统车企工程师转型电动化领域。

"超豪华品牌的用户更看重历史叙事而非参数本身。"追觅的选择恰逢其时——布加迪、帕加尼等传统超跑品牌电动化率不足5%,V12发动机情怀成为转型包袱,而追觅没有这些历史负担。


技术迁移:从家电到汽车的跨界赋能

截至2025年6月,追觅科技拥有6379项全球专利,为其造车提供了独特优势:

  • 18万转/分钟的高速数码电机技术,经调校后可满足超跑级电驱系统需求
  • 智能清洁领域积累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如LDS激光雷达导航),可直接应用于ADAS环境感知系统
  • AI算法的跨界赋能,预计可节省约30%的智能驾驶研发周期

目前,追觅已组建近千人研发团队,且规模仍在扩张。这种技术积累使其超豪华定位更具说服力——对标起售价约140万欧元的布加迪威龙,给资本带来极大想象空间。

市场破冰:从6000万家庭用户中转化

追觅的业务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6000家线下门店和3000万家庭用户,其中1100万全球会员构成天然种子用户。数据显示,其均价800欧元的无线吸尘器购买者中,家庭净资产超100万欧元者占比达42%,这与德国最富有10%群体(个人净资产95万欧元)存在显著重叠。


这种用户优势使其市场策略清晰:优先从高端家电用户群体转化,而非满大街寻找新用户。配合中国供应链的三电系统成本优势(比欧洲低30%以上),追觅汽车正塑造"东方智能科技+西方传统精密"的品牌形象。

破冰者的价值:超越商业的行业意义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如何用"性能参数+智能交互"替代传统超豪华汽车的"历史叙事"?造血与融资能力能否支撑项目落地?——但追觅的冒险仍值得尊重。正如第一个吃西红柿、酿造食用酒精的人,行业破冰者永远推动着边界的扩展。

与高合汽车等前辈相比,追觅在入局方式和积累程度上已领先多个段位。这场冒险或许充满不确定性,但任何时候,敢于突破传统模式的创新者都值得祝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