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特朗普或援乌50枚战斧导弹?俄方:克宫错失良机

时间:2025-10-15 20:19:54 来源:鹰眼Defence 作者:鹰眼Defence

近期,国际政治舞台上又起波澜,美国总统特朗普即将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再次会面,而此次会面的核心议题,极有可能聚焦于“战斧”巡航导弹。特朗普已对外释放信号,称俄罗斯经济濒临崩溃边缘,克里姆林宫却仍执意延续战争,在此背景下,他打算向乌克兰提供新型武器。



特朗普直言,克里姆林宫在这场战争中或许已付出惨重代价,伤亡人数可能高达150万。他对此深感不解:“我不明白普京为何要继续这场战争,这对他而言堪称灾难。他将自己卷入一场长达四年的战争,原本本应在一周内结束战斗,可如今却即将迈入第四个年头。”

从某种角度看,特朗普或许难以理解克里姆林宫的决策逻辑。倘若站在克里姆林宫的角度,即便面临巨大牺牲,这场战争或许也势在必行。特朗普作为即将退休的美国总统,其思维模式与立场,与克里姆林宫的决策者存在显著差异。



不管特朗普是否真的会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至少从表面迹象来看,他对俄乌战争的态度已发生明显转变。俄罗斯部分精英也意识到,克里姆林宫似乎未能把握住与特朗普合作的良机。当初特朗普开出的条件,远超克里姆林宫的预期,然而如今,特朗普至少在表面上已倾向于支持乌克兰与欧洲。

极为忠于克里姆林宫的俄罗斯记者、政治学家鲍里斯·梅祖耶夫,在《共青团真理报》的直播中公开表示,俄罗斯未能充分利用特朗普这一“机遇”实属错误。他指出,特朗普真心希望阻止战火蔓延,推动和平进程,“我们本应接受一些极为有利的条件,冻结现有前线的敌对行动,但我们却提高了赌注,妄图获取一些无法掌控的领土,这彻底改变了特朗普对我们的态度。”



梅祖耶夫在直播中还暗示,俄罗斯目前正面临严峻的经济危机,“倘若我们日后因国内问题而被迫同意停火,那么我们将在更为不利的条件下达成这一结果。”

据《金融时报》援引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国防项目主任斯泰西·佩蒂约翰的消息,美国可能仅会向乌克兰提供20枚至50枚“战斧”巡航导弹,并称“这不会对战争局势产生决定性影响”。

有五角大楼前雇员透露,美国目前拥有总计4150枚“战斧”巡航导弹,且仍在以低速进行采购。自2022年至今,美国共购买了200枚,但其中超过120枚已被消耗。在明年的预算框架中,五角大楼仅申请了57枚“战斧”导弹的采购费用。



《金融时报》还指出,美国不会向乌克兰提供过多“战斧”导弹的原因之一,是可能会用这些导弹“打击委内瑞拉境内目标”。

就个人观点而言,我认同美国不会向乌克兰提供大量“战斧”巡航导弹的说法,但对原因却有不同看法。美国拥有4000多枚“战斧”巡航导弹,倘若特朗普真心想要支持乌克兰,完全可以提供数百枚乃至上千枚,这与生产批次并无直接关联。即便旧型号的“战斧”,对俄罗斯而言依然具有强大威胁。若要“打击委内瑞拉境内目标”,考虑到委内瑞拉的防空能力,即便是最老型号的“战斧”也几乎不会遭遇拦截。

美国之所以不会向乌克兰提供过多“战斧”导弹,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特朗普的决策。万斯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也承认,特朗普拥有最终决定权。特朗普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其核心目的并非帮助乌克兰打赢这场战争、摧毁俄罗斯能源基础设施,而是迫使克里姆林宫真正坐到谈判桌前,其意图在于逼迫而非摧毁。



克里姆林宫显然也深知这一点。尽管佩斯科夫和卢卡申科等人不断强调“战斧”导弹可携带核战斗部,重复着误判可能引发核大战的陈词滥调,但就公开报道来看,并未发现俄罗斯采取任何针锋相对的实际行动,甚至未将核武器前移部署。普京仅表示,将加强俄罗斯防空网以应对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而未强调在核威慑方面采取针对性举措,如加强战备等级等。

克里姆林宫明白,“战斧”导弹对这场战争的实际影响较为有限。俄罗斯防空网目前尚无法完全阻挡乌克兰针对炼油厂等能源基础设施的打击,“战斧”导弹不过是让局势进一步恶化。即便没有“战斧”导弹,战斗部重达1150千克的“火烈鸟”导弹也会不断发射。克里姆林宫真正关心的,是乌克兰是否会攻击莫斯科、圣彼得堡和索契等地的地堡,同时他们也清楚,特朗普不会允许乌克兰随意使用“战斧”导弹,至少不会允许其用于打击某些特定设施。



相比之下,使用受限的“战斧”导弹或许并非最可怕的威胁,“火烈鸟”导弹才更令人担忧。尽管这种重型巡航导弹可能存在一些缺陷,如更容易被击落、精度不如“战斧”等,但没人能确保俄罗斯防空网能拦截所有“火烈鸟”导弹。一旦出现拦截失败的情况,“火烈鸟”导弹的1150千克战斗部足以造成巨大破坏,谁又能保证地堡绝对安全?更别说是否有足够的时间预警,让重要人物进入地堡。

俄罗斯能源基础设施持续遭受乌克兰的攻击,问题已十分严峻。尽管克里姆林宫不愿承认,但特朗普所言不虚,“俄罗斯经济濒临崩溃”。而更令克里姆林宫担忧的,是乌克兰可能会用“火烈鸟”或其他型号导弹采取一些涉及克宫核心利益的行动,这才是重中之重。



不过,克里姆林宫也无需过度担忧。美国乃至整个西方都不愿看到乌克兰采取极端行动,否则中情局也不会监视乌克兰军情总局局长布达诺夫。西方虽不喜欢当前的克里姆林宫,但也担忧克里姆林宫易主。倘若换上一个更为激进的主人,战争扩大化的风险将大幅增加。西方不愿与俄罗斯爆发直接冲突乃至核大战,这也是西方未全力支持乌克兰的主要原因:俄罗斯虽在军事上处于劣势,但其庞大的核武库却是真实存在的威胁。

面对俄罗斯这样的对手,西方的策略十分明确,即严格控制爆发直接冲突和核大战的风险,选择耐心等待,甚至无需增加制裁力度。只需付出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成本,这样的对手便可能不战自溃,就如同曾经的苏联。苏联的崩溃在很大程度上是其自身原因所致,俄罗斯或许也会走上同样的道路。至于苏联和俄罗斯为何会自行走向衰败,相信许多朋友都心知肚明。

尽可能降低风险,仅需付出时间成本与耐心等待,这样的战略无疑十分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