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新闻有个大事,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骂了自己提拔的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理由是卢特尼克做了一件傻事。这件事让中国反应很强烈。特朗普因此变得很尴尬,这事儿里有亲信闯祸、大佬甩锅,还有实打实的利益较量。
说到这,得先介绍一下卢特尼克是谁,这人可不是普通人,是美国金融圈的巨头,手里攥着一家叫 Cantor Fitzgerald 的大公司。
要说特朗普和卢特尼克的关系,那真是铁到能穿一条裤子,2024 年 8 月卢特尼克,还成了特朗普过渡团队的联席主席,帮着审内阁人选。
他自己爆料,特朗普几乎每天凌晨一点都给他打电话,什么都聊。有时说关税这种正经事,有时扯体育、娱乐八卦,甚至会问 “我新闻发布会表现咋样”“这条推特写得行不”。
也难怪 2024 年 11 月特朗普二话不说就提名他当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还自称是特朗普的 “首席交易员”,说太懂对方了。
那么,他们关系这么紧密,为什么特朗普突然反对他呢?问题来自于卢特尼克成为商务部长后的所作所为。
这一切始于2025年3月3日,美国采取了行动,他们说是因为芬太尼,然后,他们宣布对所有从中国运往美国的商品征收10%的税。
他没有和别人多谈就做出了这个决定,在这之后的2025年4月2日,卢特尼克团队推动了更大的行动。美国表示,他们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征收类似的税。
这 “对等关税” 直接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让人感到惊讶的是,根据美媒披露,这项关税计划的具体数额连卢特尼克自己都无法说清。
在做出决定之前,他没有与特朗普的团队交谈,没有真正的做好相关登记,这种草率的决策导致了后来的问题。
面对美方的单边霸凌,中方没拖泥带水,4 月 4 日就甩出了反制 “组合拳”,而且每一拳都打在点子上。
从4月10日开始,所有来自美国的商品都将征收34%的额外关税,这就是现在的情况。这下严重打击了美国出口商,许多公司开始担心起来。
除了关税之外,中国还有其他手段,他们正在控制稀土的出口,比如钐和钆。这些重稀土有七种,它们对于制造高端产品至关重要,然而美国自己生产这些稀土数量根本不够,有了这项压制,限制了美国很多方面的发展。
同时呢,我们把16家对中国安全有威胁的美国公司拉进了出口管制的黑名单,不准给美国出口那些军民两用的东西,除此之外,还新添了11家卖武器给台湾的企业到“不可靠实体清单”里,限制它们在中国做生意。
市场监管这块儿,我们中方也没闲着,直接停了好几家美国公司出口高粱、鸡肉到中国的资格,要知道这些可都是美国农业出口对美国来说都很重要,另外,对杜邦公司展开了反垄断调查,从老百姓生活和企业经营两方面一起发力,就是要让美国尝尝我们反制的厉害,我们中国也是不好欺负的。
中方反制措施公布的当晚,也就是 2025 年 4 月 4 日深夜,特朗普怒气冲冲地给卢特尼克打了电话,劈头盖脸质问 “关税数额怎么定的?你知道你捅了多大的篓子吗!” 后来在白宫开内部会的时候,他当着内阁那帮人的面,指着卢特尼克鼻子骂:“你这决定简直蠢到家了!” 还说卢特尼克 “把好好的谈判节奏全给搅和了”。
这还不算什么,特朗普多次对外强调 “事先没听过这项关税计划”,一口咬定自己 “不知情”,甚至让卢特尼克 “自己上电视辩护”,明摆着要对方 “背锅”。
关于特朗普到底 “知不知情”,外界也有不同说法,先看支持 “不知情” 的依据,卢特尼克在采访中说他不确定关税的具体数额。
他还说特朗普团队没有提前讨论这些政策的细节,这看起来像是真的有据可查,但也有人质疑,卢·尼克与特朗普是朋友,特朗普选了他。
他每天深夜打电话给他讨论工作,这么大的关税决定,竟然在没有告诉总统的情况下做出了,觉得不太合理。
美国媒体还爆出来,特朗普以前跟卢特尼克聊过好多次“怎么给中国加关税”的事儿,现在倒好,突然说自己不知道这事儿,谁看了都觉得这话说得太假了,太扯了。
还有分析认为,“不知情” 可能是特朗普的政治策略,他既想维持对中强硬的形象,又不愿承担中方反制带来的经济压力,甩锅给卢特尼克就是最好的选择,既不用丢面子,又能给后续谈判留余地。
事件发酵后,卢特尼克很快就服软了,他公开出面为关税政策辩护,还一个劲儿夸特朗普的 “领导智慧”,生怕再惹老板生气。
暗地里他却悄悄调整了部分措施,暂缓对食品、日用品等民生商品加征关税,毕竟这些商品关系到美国老百姓的生活,真加税了舆论压力更大。
特朗普这边也见好就收,4 月中旬的时候,他突然换了个口气,不再提 “强硬反制”,反而说 “对中美关税协议持乐观态度”,释放出愿意谈判的信号。
我们中国这边回答得也很直接:“要谈,门随时开着,要打,我们奉陪到底!” 这话既说了我们有诚意,也没丢了底线,就这样卢特尼克惹出来的这场麻烦,才算暂时过去了。
说到底,这事儿就是特朗普的亲信瞎搞引发的外交麻烦,不光让大家看到美国内部做决定乱七八糟、矛盾一堆,也让外人看明白了美国就是喜欢搞单边霸凌那一套。
特朗普所谓的 “不知情”,更像是政治博弈里的 “甩锅术“,既想维持对中强硬的形象,又不愿承担中方反制带来的经济压力,只能把责任推给卢特尼克。
从这件事也能看出,中美经贸博弈里,任何激进冒失的决策都会引发连锁反应,唯有理性沟通、平等协商,才能避免两败俱伤,这才是对双方都有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