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发布稀土新规后的第四天,美国总统特朗普终于收到了来自北京的明确答复。中方以10个字的回应,彻底让美方放弃了不切实际的幻想。这场围绕稀土资源与关税战的博弈,不仅展现了中国的战略定力,更凸显了中方在关键领域的主动权。
图为特朗普 资料图
据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透露,中方公布稀土新规后,美方曾试图通过电话沟通,但中方未立即回应,而是让美方等待了4天。这种“冷处理”方式,直接体现了中方在谈判中的坚定立场。10月13日,中美双方进行工作层面沟通后,中方以“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的10字回应,向美方传递了清晰信号。
此前,特朗普曾因稀土新规愤怒发文,威胁取消APEC峰会与中方会晤,并扬言加征100%关税。然而,随着中方组合拳的逐步展开,美方态度迅速转变。特朗普改口称“中美关系良好”,副总统万斯也表示“双方应回归理性”,暗示关税战难以持续。
特朗普的谈判策略向来以“先抬价后施压”著称,此次100%关税威胁,既是针对稀土新规的愤怒回应,也是试图逼迫中方让步的惯用手段。但中方并未屈服,反而通过4天的“晾晒”策略,掌握了博弈主动权。这种“以静制动”的方式,彰显了中国对打赢关税战的充分自信。
中方的反制措施堪称精准。10月9日,中国商务部连续发布公告,对稀土全产业链实施出口管制,首次将17种稀土元素及相关技术纳入监管,并设立“最终用户追溯机制”。这意味着,从开采到海外再加工的全链条,均需中方审批。此举直击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的命门,因为美国国防部数据显示,其稀土库存仅能支撑数月。
图为稀土资源
面对中方的强硬回应,美方迅速陷入被动。特朗普威胁加征关税后,美股纳斯达克指数单日暴跌3.5%,美企市值蒸发约7700亿美元。美国财长贝森特次日即表态“关税未必实施”,并暗示以取消稀土管制为条件寻求谈判。这种“前倨后恭”的态度,暴露了美方在稀土断供压力下的战略焦虑。
中方的反制效果显著。稀土新规不仅将管制范围从产品延伸至技术及海外再加工环节,还要求“含中国稀土成分超过0.1%的境外产品再出口需中方审批”。这一举措直接切断了美国通过第三方迂回获取稀土的路径。与此同时,美国财长贝森特代表军工和资本利益,倾向于务实妥协,进一步说明美方难以承受稀土断供导致的军工停产和通胀压力。
港口载满集装箱的货船
中方的10字回应与稀土管制,标志着对美策略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设局”。通过“不接电话”延迟回应,既拒绝被美方节奏绑架,又保持了沟通渠道。这种“冷处理”背后是实力支撑——中国掌握全球90%的稀土精炼产能,且提纯技术难以被替代。美方此次整体冷静下来,主动寻求对话,正是稀土、关键矿物(如钽、钴)短期难以替代的结果。
从稀土管制到港口费反制,中方的组合拳已扭转博弈节奏。美方加征关税的成本,最终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而稀土断供的威胁,更让美国军工产业面临停产风险。中方的“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不仅是对美方的明确告诫,更是向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中国在关键领域的战略定力,不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