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731》首映日票房破3亿,青年观众成主力,上海票房领先

时间:2025-09-19 08:02:26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澎湃新闻

电影《731》于9月18日正式上映,首日票房即突破3.4亿,总票房迅速攀升至4亿以上。在非周末的普通工作日,这一成绩无疑展现了影片的强大吸引力。首映当天,《731》的排片率超过70%,票房收入占全日票房大盘的97%,其中,20-39岁的青年观众占比高达72.6%,成为观影的主流人群。

在城市票房分布上,上海以293.5万的票房成绩位列榜首,展现了强大的观影热情。


《731》首映日票房破3亿,创多项影史纪录

自预售以来,《731》在淘票票、猫眼两大票务网站上便吸引了超过700万用户点击“想看”。上映当日,影片更是打破了中国首映日场次纪录(原纪录保持者《速度与激情9》22.9万场)、国产片首映日场次纪录(原纪录保持者《独行月球》22.3万场)以及过去三年首映日场次纪录(原纪录保持者《独行月球》22.3万场)等三项影史纪录。274149场放映吸引了近千万人次的观众走进影院,共同回望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观众画像分析:青年观众为主流,性别比例均衡

从灯塔专业版后台的观众画像数据分析中可以发现,影片受众性别比例较为均衡,男性占比50.9%,女性占比49.1%。年龄层次上,40岁及以上观众占比为23.3%,而20-39岁的青年观众则成为主流观影人群,占比高达72.6%。青少年观众占比相对较少,为4.0%,这一点与预告片中明确传达的“18岁以下观众请谨慎观看”的建议有关。


职业分布与地域热度:白领为主,四线城市排片占比高

在职业分布上,白领/一般职员是主要观影群体,占比65.8%,工人/服务业人员占比22.8%,学生占比8%,公务员占比3.4%。票房地域分布上,《731》呈现出均衡且广泛的热度。四线城市排片占比最高,达73%,二线城市则贡献了最多的票房,为2555.2万元。具体到城市,上海以293.5万票房位列榜首,其次是北京244.2万、成都202.8万、广州134.9万。


影院排片“仪式感”:上午9点18分首场放映,警钟长鸣

国内多地影院在排片上也有意增加了“仪式感”,许多影院将当日的首场放映时间定在了上午9点18分,并注有“警钟长鸣”的标识。不少观众冲着这个点买票晒出票根,甚至有人专门把座位选在了9排18号,以此表达对历史的铭记与尊重。


上座率惊人:工作日白天上座率超15%

在工作日这一天,《731》的上座率达到惊人的24.5%,即便是在白天的工作时间,这一数据也超过15%。一位影院经理在朋友圈感叹,许久没有在工作日的白天看到影厅里有这么多观众,同时还透露许多观众在电影结束后等到字幕全部走完还久久不肯离去。

社交媒体热议:历史真相与影片呈现形式引发讨论

影片上映后,关于电影中所传达的历史真相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有网友提出,电影中的干净卫生的“住宿条件”堪比宾馆,营养配比丰富的食物是否有违战争年代的常识?另一部分的网友也会热心科普,当时731部队为了用人体做细菌实验,确实会给身为“实验品”的中国人良好的卫生环境和健康保障,但一切最终是为了险恶目的服务。


观众口碑: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731》聚焦于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侵华日军在哈尔滨平房区以“给水防疫”为名,秘密开展惨无人道的细菌战研究,大肆抓捕平民进行活体实验的这段黑暗历史。观众对影片所承载的历史意义给予了极高评价,“铭记历史,吾辈自强”成为不少观众映后发表在社交网络上的观影心得。不过,也有部分观众对影片的呈现形式提出了质疑,影片拍摄的主题和它承载的意义在对一部电影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也在网络上引发不少讨论。

首映礼盛况:主创团队分享创作感悟

同日,影片在北京举办了盛大的首映礼。现场氛围庄重而热烈,主创团队与观众分享了影片创作过程中的感悟与心得。导演表示,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让更多人了解731部队那段惨无人道的历史,铭记先辈们所遭受的苦难,从而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


票房预测:周末排片上升,票房有望超15亿

上映首日的成绩不仅体现了影片强大的市场号召力,更是观众对这段不容忘却历史的铭记与尊重。随着周末到来,《731》的排片还在进一步上升,猫眼专业版预测影片票房将超过15亿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