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安世半导体中国区遭技术封锁,员工报酬停发引发行业震动

时间:2025-10-19 03:59:24 来源:徐徐道史 作者:徐徐道史



文 |

一纸冻结令:六年心血付诸东流

闻泰科技自2018年启动收购安世半导体以来,累计投入330亿元实现百分百控股,几乎押上了半条身家。然而,这家中资控股的半导体企业,却突然被荷兰政府置于“砧板”之上,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

创始人张学正某日前往公司,竟被保安拦在董事会门外。后来他才得知,自己已被踢出董事会,手中的股份被强行转入第三方托管人账户。中国资本仅保留分红权,对公司未来发展、订单承接、技术迭代等核心事务,再无插手之力。



消息一出,A股市场迅速反应,闻泰科技股价连续两天跌停,百亿市值瞬间蒸发。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虽发表声明,呼吁维护中企合法权益,但在荷兰法院面前,却未得到任何回应。

维权之路困难重重,跨国诉讼流程漫长,耗时数年,前景黯淡。



时间线揭示,这一系列动作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早有预谋。

9月29日,欧盟27国在布鲁塞尔签署半导体联盟宣言,宣称将投入巨资发展欧洲芯片产业,摆脱对外部依赖。次日,荷兰经济部便向安世半导体总部发出冻结令,全球30家分支机构的资产被悉数锁死,银行账户冻结,生产线设备停转,期限长达一年。



安世在德国、法国的分公司,当日便有荷兰官员上门贴封条,员工甚至无法拷贝电脑文件,场面如同电影中的查封镜头。

10月1日,安世的三名外籍高管突然集体翻脸,向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提交紧急请求,声称要“调查公司潜在风险”。法院未要求任何证据,便当场同意,下发文件停职张学正,并任命一名拥有“一票否决权”的外籍董事范德森,公司任何决策均需其同意。



一套组合拳下来,这家市值数百亿的中国公司,瞬间易主。

员工们在内部群里炸开了锅,有人担心饭碗不保,有人想不通为何企业会遭此对待。这显然不是商业纠纷,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抢劫”。



背后的美国影子:围堵芯片的老套路

荷兰之所以如此硬气,背后离不开美国的支持。今年6月,美国《华尔街日报》便报道称,美国商务部私下要求荷兰政府升级半导体出口管制规则,特别提及“实体清单企业的子公司”。

新规之严苛,前所未有。以往,只要母公司不在清单上,子公司尚可正常经营。如今,只要实体清单上的企业持股超50%,子公司的技术、设备、订单均将受到管制。



闻泰科技因在半导体领域的快速发展,去年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安世作为其全资子公司,自然成为重点“关照”对象。

9月底,美国新规一落地,荷兰便迅速行动。这种“无缝衔接”的配合,让人联想到2022年的另一件事。当时,美国要求荷兰ASML公司停止向中国出口先进的EUV光刻机,ASML虽一开始表示“会影响企业利益”,但最终还是悄悄停止了设备出口许可,甚至撕毁了已签好的合同。



安世半导体究竟触碰到了哪些忌讳?是其发展势头过于迅猛,还是技术优势令人忌惮?

自中资接手以来,安世在荷兰持续耕耘,在经济、社会等领域积极作为,为荷兰发展贡献颇丰。



为扩产能,安世在荷兰埃因霍温新建工厂,招聘上千名当地员工;为减轻公司负担,提前5年偿还银行贷款,节省数千万利息。

在技术和市场上,安世更是表现突出,全球半导体封测企业排名从中资接手时的第11位跃升至第3位。去年,公司净利润达23亿元,成为闻泰科技最能赚钱的板块。今年一季度,闻泰科技甚至将手机ODM业务卖给立讯精密,将资金全部投入安世,决心在半导体领域深耕。



然而,股权交割刚完成没几天,荷兰便亮出了刀子。他们给出的理由冠冕堂皇,声称是为“保障欧洲汽车与消费电子芯片供应”,实则是忧心于“紧急情况下遭遇芯片断供”之困境。

但稍微了解行业的人都知道,安世这些年在欧洲从未断过供。即便在2021年全球芯片荒的时候,也优先保证了宝马、大众的芯片需求。这借口,显然站不住脚。



说白了,就是见不得中国芯片产业崛起。从光刻机到光刻胶,从设计软件EDA到制造设备,美国牵头的围堵从未停歇。

2023年,美国组建“芯片四方联盟”,拉拢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共同对中国实施芯片出口限制。

如今,又让荷兰出手抢公司。安世只是他们下的又一步棋,目的就是把中国芯片产业锁在“低端”,永远无法与他们竞争。



反制与警醒:资产安全容不得“纸上承诺”

荷兰这一手,让很多在海外有投资的中国企业都感到后背发凉。

早在2023年,便有先例。一家中国新能源企业位于德国的电池工厂,无端遭到德国经济部以“国家安全审查”之名横加干涉,被突然叫停运营。

海关扣留原材料,工人无法开工。查来查去大半年,也没查出什么“安全问题”,最后只是让企业“加强内部审查”。



这种“莫须有”的打压,已成为他们的惯用伎俩。好在中国没有惯着他们,商务部迅速拿出反制措施,禁止安世半导体在华子公司出口特定元器件。

安世在广东东莞拥有一座8万平方米的封装厂房,专司芯片的终道加工工序。欧洲诸多汽车厂商所需芯片,均从此运往。

若想获取芯片,需视中方态度而定。中方是否应允,反制举措是否放宽,皆为关键考量。



10月18日,市场有消息称,安世半导体全体中国区昨日向中国客户发出通知书,称荷兰总部突然宣布将不再支付中国区员工的劳动报酬,并且公司系统权限也被全面中断。

对此,回应称:“今天早上的确中国团队的账号被封,具体原因不明,目前有部分恢复。考虑到紧急状态下欧洲可能会切断系统、切断资金,中国区不得不采取独立的自救行为,加紧拉通国内供应链,确保国内客户的供应。”此外,就安世半导体不再支付中国员工劳动报酬的市场消息,闻泰科技目前未有直接回应。



这记反制打得漂亮,也打得解气。中国芯片产业从来不是吓大的,越打压越要往上冲,越围堵越要找出路。

美国和荷兰以为靠围堵就能拦住我们,其实他们错了。看似是阻碍,实则是助力。勇敢踏过这方“顽石”,前方将是更为高远的发展台阶。



就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没有外援,照样造出了原子弹、氢弹。如今,我们有更多的人才、更多的资金、更完善的产业链,没理由搞不定芯片。

属于中国芯片的春天,绝不会被这些小伎俩挡住,反而会因为这些挑战,来得更扎实、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