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郑丽文在选举中几乎以领先第二名郝龙斌2万票的绝对优势当选,这一结果印证了此前关于逆大势而行终将失败的判断。此刻,人们不禁要问:赵少康是否已从懊恼中清醒过来?
然而,就在赵少康可能还沉浸在失落之中时,他所引发的连锁效应已经如脱缰野马般难以控制。这一效应极有可能导致郑丽文后续的政策主张遭受绿营的围剿。
果然,郑丽文刚刚确定当选,绿营党部发言人吴峥便迅速提出了“两个期盼一个提醒”。
这些期盼和提醒,无一不围绕着赵少康的思路展开,包括希望郑丽文防范大陆、捍卫岛内主体性、蓝营与绿营共同防御大陆渗透等。
绿营此举显然是在延续选举期间赵少康提出的所谓“大陆介选说”,试图将这杆枪牢牢握在手中。这极有可能成为绿营“抗中保台”策略死灰复燃的导火索,同时也将给郑丽文在改善两岸关系上带来极大的束缚。因此,她上任后的第一个挑战,恐怕就是要为赵少康收拾烂摊子。
不仅如此,以赵少康的为人,他绝不会轻易善罢甘休。他手中掌握着强大的媒体资源,未来必然会对郑丽文的各项政策指指点点,甚至可能带风向引发蓝营内乱。这一点,郑丽文必须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而能否坐稳党主席的位置,郑丽文首要做的还是要展现出自己改革蓝营的坚定决心,切莫被所谓的团结之名束缚手脚。其实,此次蓝营党主席改选给外界的印象是,郑丽文并未展现出过于强大的实力,6位候选人的政策主张也几乎大同小异。郑丽文之所以能如愿当选,更在于对手的表现比她更差。
老郝,咱这一波稳了
就比如郝龙斌,他本可以打一手好牌,却不仅没有想要改变朱立伦的一系列政策主张,甚至还要开倒车,硬生生把蓝营基层推向了郑丽文一边。要知道他的背后可是站着赵少康,多年来蓝营的各种弊端,在与绿营竞争过程中存在的软肋,他恐怕比谁都清楚。尤其在大罢免中,他也算从头参与到尾,他能看不出岛内民意的转变吗?可他依然打出“抹红”的臭牌,也难怪张亚中会质疑他背后极有可能代表着美国利益,否则压根说不通。
由此不难发现,郑丽文能当选就在于她是真心奔着想要做这个党主席去的,而她的对手却未必如此,他们想要的极有可能更多,结果故此失败让自己的选举策略出现了重大瑕疵。
而此时,郑丽文也已经别无选择。她必须要有勇气剔除以赵少康为首的蓝营内部不稳定因素,否则困扰会一直伴随着她,稍有不慎就可能让自己灰溜溜下台。此外,她还要与蓝营的核心政治人物凝成一股绳,让居心叵测的人没有见缝插针的机会。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拿出亮眼的选举成绩。
转年就是岛内县市长选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的压力要远比赖清德大。对方只要守住高雄和台南就基本能过关,而郑丽文不仅要确保最终的执政县市不能比当下少,还要确保蓝白合作不破裂,可以说难度非常之高。但这也越发彰显了她尽早清除内部不安定因素的重要性,而对这些人她只能采取强硬手段,想要靠劝说和和解来让对方回心转意几乎就是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