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假期,安世半导体CEO张学政遭遇职业生涯最大危机——不仅被暂停行使职权,闻泰科技耗资330亿收购的安世股权更被托管至独立第三方。这场曾被视为中国半导体行业里程碑的跨国并购,如今正滑向失控深渊。
2025年10月1日,张学政的安世内部邮箱与通讯账号被集体封禁。执行这场"闪电战"的,正是其麾下三位核心高管:首席法务官Ruben Lichtenberg、首席财务官Stefan Tilger及首席运营官。更戏剧性的是,荷兰企业法庭当日即颁布临时措施,直接暂停其执行董事职务。
这场权力地震的源头,可追溯至五年前那场震动行业的收购。2019年底,闻泰科技以268亿收购安世半导体近80%股权,后续增资至100%,总投入超330亿。作为中国首例收购全球顶尖半导体企业的案例,这笔交易被赋予突破技术壁垒的战略意义。
安世半导体前身为荷兰恩智浦标准产品事业部,其德国汉堡工厂每月产能达3.5万片8英寸晶圆,年转化半导体700亿颗,堪称全球分立器件领域隐形冠军。2020年3月,时任CEO Frans Scheper退休后,张学政正式接掌帅印。
初期合作看似顺利:新冠疫情期间,张学政通过线上渠道维持跨国管理;2022年移居荷兰后,更与高管团队度过蜜月期。但2023年初,美国、荷兰、日本达成半导体设备出口限制协议,成为矛盾导火索。同属飞利浦系的阿斯麦DUV设备出口许可被吊销,引发安世高管对"中资标签"的恐慌。
为自证"荷兰身份",安世成立企业事务部,聘请具外交背景者对接荷兰经济部。但治理架构调整过程中,张学政与高管的战略分歧日益尖锐:
2025年9月初,张学政授意人力资源部门与三位高管协商解聘,以履职失职、战略保守为由达成解约共识。但9月29日美国修订实体清单穿透规则,将安世纳入潜在管制范围,彻底打破平和局面。
次日,荷兰经济部颁布部长令,禁止安世在一年内进行资产与人员调整,为三位高管职位加上"保险锁"。10月1日,高管团队向荷兰企业法庭提交紧急申请,当日即获临时裁决:
闻泰方面质疑程序瑕疵,但法庭在10月6日开庭时拒绝延期申请,仅给予两个工作日准备。次日裁决维持临时措施,张学政彻底丧失安世控制权。目前其已离开荷兰,虽仍为闻泰实际控制人,但行踪成谜。
这场330亿并购案的失控,暴露出中资企业海外扩张的典型困境:
对中资企业而言,此案警示意义深远:海外收购高科技企业,资产交割仅是起点,治理架构整合与人心凝聚才是决胜关键。尤其在当下地缘环境下,如何平衡控制权与本土合规要求,如何设计海外高管激励体系,已成为跨国并购的必修课。
目前安世股权仍处于托管状态,闻泰的维权之路充满变数。这场半导体行业的顶级内斗,最终将走向何方?市场正在等待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