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外地久了,总会想念起故乡的亲人和风景,当然也忘不了故乡的美食。
西晋文学家张翰在洛阳做官的时候,恰逢秋风起,不禁想念起故乡苏州鲈鱼的美味来,于是写下一首诗道: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不久,由于太想念家乡的美味鲈鱼,张翰连官都不做了,直接辞官返回苏州了。
我们由此也能看得出在中国人心中,家乡的美食确实是无可替代的美味!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在朝鲜的时候,吃到家乡菜的欣喜和快乐。
那时候,我被派驻到朝鲜的外贸公司上班,时常要穿梭于各个城市,负责联系各种业务。
简单来说,我的工作内容有两种。
第一就是将朝鲜的煤炭、木材、海鱼、假发、假睫毛、钟表零部件等产品,贩运到内地去。
然后再把内地的工业品和粮食,卖给朝鲜的国营公司。
通过这两种贸易方式,赚取一定的利润差价。
要说工资收入倒也还行,就是一年到头很少能回到国内。平时在朝鲜四处奔波的时候,大部分只能吃吃朝鲜菜。
其实说心里话,还是非常想念中国菜的。毕竟,放眼全世界来说,中华美食都是无敌的,也是最适合我们中国人的味蕾。
可惜的是,平常在朝鲜的各个城市,很少能见到有中餐厅,基本都是朝鲜菜馆。
后来由于工作的原因,需要常驻在罗先市。
罗先市是一个海边城市,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处,这里还是朝鲜的对外经济贸易区,外国人无需签证便可来此处。
在街上,不但能看到朝鲜人,也能看到不少的中国同胞以及俄罗斯人。
我在逛了一圈城区后,欣喜地发现竟然有几家中餐馆,便时不时地去吃上一顿,以打打牙祭,抚慰自己的思乡之情。
这里就简单记录一次和朝鲜客户在中餐馆吃饭的经历,以此来作为对过去生活的一种回忆。
为了增进和朝鲜客户的关系,我们偶尔还是会吃顿饭联络一下感情的。有时候是他们请我们吃,有时候是我们请他们吃饭。
我吃饭的宗旨就是,不看饭店的装修,只在意味道是否合心。
因而在罗先的三四家中餐馆里,我特意选了家装修一般但是味道很好的店,来邀请朝鲜客户。
由于和餐厅老板是老相识了,我便直接笑着说,就按一千五百元的标准上菜吧。
朝鲜客人一听,有些不好意思道,没必要吃这么贵的,简单吃些就行了。
我倒是没在意这价钱,毕竟也不是常吃,而且是请客户吃饭,该花还得花。
吃中国菜,当然还得配上中国酒。平时在朝鲜很少喝酒,因为对外国人来说,酒并不便宜,偶尔也就喝喝啤酒之类的。
店里有茅台、汾酒、五粮液之类的中国名酒,也有诸如松叶酒、马格力米酒、平壤烧酒、大同江啤酒等朝鲜本地产的酒。
我便让老板上了一瓶茅台酒,为了照顾朝鲜客人的口味,又点了两瓶朝鲜米酒,外加几瓶大同江啤酒。
接下来,我们便一边聊天,一边喝着茶水等着上菜了。
由于店里的客人不多,所以我们点的菜很快就上桌了。
我一眼看过去,都是很硬的大菜,比如:葱烧海参、鲍鱼炖鸡、软兜长鱼、东坡肉、红烧牛肉、爆炒腰花、宫保鸡丁等各式菜肴都有。
而且老板的手艺很过硬,每道菜的口味都拿捏地很到位,反正那顿饭我们吃的是宾主尽欢,菜也基本上被一扫而光了。
最后一结账,菜和各种酒加起来花了我四千多大洋,还是蛮贵的。旁边的朝鲜客户更是咂咂嘴说道:
“不得了,这顿饭钱可以在我们朝鲜买一辆摩托车,真是让您破费了!”
其实吧,在异国他乡,开餐馆也很不容易,从原材料开始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所以从这方面来说,这顿饭的价钱还是可以接受的!
最主要的是,菜的味道确实很好。一道菜,如果味道好吃,卖贵点是可以接受的。但反之,如果不好吃的话,即便卖的再便宜,我也不会觉得性价比高!
也是因为如此,直到现在我还是会偶尔回想起那家餐馆的美味饭菜。
老话说得真对:“美食抚慰人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