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ASML与荷兰供应商集体转向中国,全球芯片供应链生变

时间:2025-10-21 12:54:54 来源:文史旺旺旺 作者:文史旺旺旺



近日,全球芯片行业因ASML及荷兰光刻机供应商的财报数据引发轩然大波。ASML公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总净销售额达75亿欧元,净利润21亿欧元,其中中国大陆市场贡献率高达42%,较第二季度激增15个百分点。这一数据不仅令国际媒体震惊,更被视为对美欧出口管制的直接挑战。

路透社分析称,ASML在中国市场的强劲表现相当于公开挑战出口管制,彭博社则用“供应商集体转向中国”来形容这一趋势。作为全球光刻机领域的领军企业,ASML在美欧严格管制下,通过中国市场实现业绩反弹,无疑是在管制边缘游走。外媒普遍认为,这一现象不仅关乎商业利益,更可能引发全球芯片供应链的重新洗牌。



回顾事件背景,2023年10月,美国率先更新出口管制政策,禁止ASML向中国出售EUV光刻机,并对部分DUV设备实施严格限制。2024年1月,荷兰政府跟进,撤销了TWINSCAN NXT:2050i和2100i的出口许可。然而,令人意外的是,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ASML在中国的订单不降反升。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中国企业的提前布局。自2023年下半年起,中国企业开始大量囤积光刻机设备,ASML也顺势释放库存。短短几个月内,ASML向中国发放了27台以上NXT:1980i和2000i等DUV机型。这些设备为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企业扩大了产能,华虹半导体也紧急补充生产线,以应对可能的供应链中断风险。

ASML财报显示,2023年全年对华DUV出货近200台,占总量的30%。公司首席财务官在采访中透露,2025年全年净销售额预计增长15%,但也承认,由于管制趋严,2026年中国市场需求将显著下滑。



ASML的供应商也纷纷加入这一趋势。德国蔡司公司作为ASML镜片的核心供应商,在2025年财报会议上明确表示,将继续为DUV系统提供部件。尽管美国众议院报告称此举存在安全隐患,并建议欧盟联合限制,但蔡司公司强硬回应,称仅遵守德国法律,保障业务稳定。其底气来源于中国订单在其收入中的占比,切断供应将导致巨大损失。

荷兰本土材料商也采取类似策略。以KMWE为例,这家ASML的关键零件供应商在2023年3月与中国签署协议,在苏州工业园租赁500平方米厂房,5月投产,仅雇佣20名本地工程师,专门为中国客户生产金属部件和模块。首批产品直接投入长江存储和中芯国际的维修线,这一举措被路透社称为“最直接的规避方式”。2023年上半年,ASML中国销售占比达29%,KMWE营收增长11%至1.9亿欧元,中国与马来西亚的产能几乎持平。



到了2024年4月,ASML季度报告显示中国占比达46%,引发美国议员质疑,导致股价下跌7.1%。9月6日,荷兰政府再次加码管制,将两款DUV列入许可范围,连维护服务也需审批。然而,KMWE苏州厂并未停工,反而扩大产品种类,客户从几家扩展至十几家,维持三班倒生产。不过,该公司将航空业务收回本土,仅保留3D打印线,以低调姿态规避风险。



荷兰政府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双面角色。2023年9月,荷兰推出数据豁免机制,允许不公开某些DUV出口细节,名义上保护商业机密,实则为ASML对华生意开绿灯。官方统计显示,对华双重用途产品出口仅2.53亿欧元,中国排名第六,但ASML财报显示对华营收达89亿欧元,全球第一。这其中的差额,正是通过豁免机制隐藏起来的。

PAX组织专家担心,这些设备可能助力中国开发军事芯片,但荷兰政府并未干预,因为ASML供应链牵扯本土几十家中小企业,一旦中断,荷兰经济将遭受重创。这种政治与商业的平衡,体现了荷兰在表面配合管制的同时,背地里为ASML留出了一条生路。



外媒对这一现象的反应各异。彭博社认为,供应商并非真正“反水”,而是为了保住饭碗。观察者网分析称,ASML从2023年库存释放到2025年业绩反弹,形成了一条供应链调整链条,中国企业通过囤积设备确保了成熟制程的稳定生产。路透社则指出,豁免机制使得外界无法监测中国的高端制造能力,引发美国国会议员不满,认为这削弱了管制效果,导致ASML股价波动。此外,彭博社还曝出,ASML部分设备交付延迟,原因是中国稀土管制的影响开始显现。



稀土问题成为中国手中的一张王牌。2025年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宣布稀土出口审批新机制,覆盖光刻机光源、镜头、双工件台等核心部件。这些部件没有稀土根本无法制造,尤其是高NA EUV系统,对高纯稀土依赖极高。ASML首席财务官承认,公司库存仅够短期使用,虽有长交期备货,但长期成本必然上涨,每月EUV产能可能减少15到20台,一年损失达32到43亿欧元。ASML计划转产至马来西亚,新厂预计在2027年投产,中间两年将面临严峻考验。彭博社报道称,这一举措使得整个芯片生态难以预测,ASML股价当日下跌。



荷兰政府在此期间还采取了一项冒险举措。2025年10月12日,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了Nexperia公司一年。这家由闻泰科技全资控股的企业,70%产能在中国,供应大众、宝马等欧洲汽车芯片。中国商务部随即反制,限制Nexperia及其分包商的芯片出口,导致欧洲汽车企业供给吃紧,交付周期拉长。荷兰此举被视为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Nexperia中国单元独立运营,告知员工忽略荷兰总部指令,仅听从本地管理。路透社称,这一举措加剧了美中贸易紧张局势,荷兰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欧洲汽车协会警告称,芯片短缺可能导致停产,凸显了供应链的脆弱性。



面对外部压力,中国并未坐以待毙,国产光刻机研发步伐加快。上海微电子的28nm DUV机型已实现量产,中芯国际使用后良率明显提升。虽然与ASML相比仍有差距,但至少在成熟制程领域能够自给自足,减少对外部供应的依赖。

SMIC还在测试国产浸没式DUV机,由上海初创企业宇亮盛开发,采用193nm ArF技术。上海微电子的SSA800-10W扫描仪于2023年建成,虽然粗糙但实用。华为联合中科院研发的EUV原型机Hyperion-1,采用LDP技术绕开传统路径,于2025年上半年进入试产,进展超预期。

新凯来等企业也在抢夺市场份额,ASML在DUV领域的份额从90%降至85%。2025年上半年,国产光刻机交付量翻倍,中国首台商用电子束光刻机交付使用,超过300家机构参与先进光刻研发。



这一风波的核心在于管制与市场的拉锯战。ASML首席执行官在采访中表示,美国管制更多出于经济竞争考虑,而非纯粹的安全问题。公司坚守合规底线,该申请许可的走流程,不禁的则全力推进。然而,胳膊拧不过大腿,2024年4月美国要求停给部分中国客户维修服务,ASML高层虽骂其违背契约,但不得不照办。

2025年,工程师来华调试设备需申请许可,审批常卡数月,导致工厂故障率上升两成。荷兰前首相吕特不赞成管制过严,2024年8月新首相斯霍夫强调ASML是荷兰支柱产业,不能让外部因素拖后腿。但荷兰也不敢与美国硬杠,只能继续协商。



从长远看,全球芯片格局正在发生变化。美国试图重塑产业链,欧盟推出欧洲芯片法案,日本和韩国则坚守存储优势。然而,过度保护主义可能拖累整体发展,半导体行业的进步依赖于全球人才和资本的流动。ASML依靠AI和服务器订单维持业绩,预计2026年中国市场占比将下降,但总销售仍保持稳定。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如果能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建立完整的产业链,亚洲在全球芯片领域的重心将更加稳固。当然,这一过程中充满不确定性,技术路线不平坦,政治变数大。但半导体仍是科技竞争的焦点,各国纷纷砸钱进场。

这场“反水”风波才刚刚开始,谁将占上风取决于各自的筹码和准备。ASML继续在管制边缘寻找缝隙,中国加速补齐短板,荷兰则在外部压力和自身利益间摇摆不定。未来走向如何,尚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芯片技术的掌控权将决定未来的科技格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