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记者 平凡 张娅芳)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消息,受国际油价持续波动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将于10月27日24时迎来下调窗口。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数据,本轮调价周期内(10月13日-10月24日),国际原油市场呈现先抑后扬态势,整体均价较上一周期显著回落。

从具体调价幅度看,10月27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每吨价格将分别下调265元和255元。折算为零售价格,全国平均92号汽油每升降0.21元,95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均降0.22元。以普通家用轿车50升油箱计算,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节省10.5元。
对于物流运输行业,成本下降效应更为显著。以月行驶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38升的重型卡车为例,在下次调价窗口开启前,单辆车的燃油成本将减少约390元。某物流企业负责人表示:"此次调价对长途运输企业是实质性利好,有助于缓解近期运营压力。"
国际油价宽幅震荡 供应过剩格局难改
调价周期内,国际油价经历剧烈波动。前期受中东地缘政治缓和影响,以色列与巴勒斯坦达成停火协议,胡塞武装与美国在红海地区达成休战,市场风险溢价快速消退。同时,全球经贸不确定性增加,叠加"欧佩克+"持续增产,导致国际油价承压下行,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一度跌至61美元/桶,创近半年新低。
后期市场出现反转,美国加大对俄罗斯两大石油公司的制裁力度,引发市场对印度进口俄罗斯原油受阻的担忧。加之俄乌冲突持续发酵,美俄原定峰会推迟,地缘政治风险再度升温,推动国际油价反弹至65美元/桶附近波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分析指出,当前巴以、俄乌局势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欧美对部分产油国的制裁政策持续,这些因素将为短期油价提供支撑并加剧波动。但全球原油市场供应过剩的基本面难以改变,国际能源署最新报告上调今明两年全球石油供应增长预期,预计2025年供过于求量将达400万桶/日。综合来看,油价缺乏大幅上涨动力,未来将维持宽幅震荡格局。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