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信用卡境外盗刷事件频发,浦发银行回应:外部攻击导致,已启动应急措施

时间:2025-09-16 14:40:1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一则关于信用卡境外盗刷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多名用户通过社交平台反映,其名下浦发银行信用卡在9月9日前后于巴西等国家出现未经授权的大额交易,即盗刷行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持卡人中多数并未前往巴西,甚至从未踏足该国,对这笔突如其来的交易感到困惑不已。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在某社交平台上,由被盗刷者自发组成的群聊成员数量已超过百人,显示出此次盗刷事件波及范围之广。

9月13日凌晨,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公告称,已与万事达卡组织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发现并成功阻断了风险,全力维护持卡人权益。

持卡人小潘(化名)向记者透露,其信用卡异常交易发生在9月9日,但当天并未收到交易短信,直至9月11日才收到入账通知。这一情况引发了持卡人对银行通知机制的质疑。

另有持卡人在收到入账短信后,立即联系了浦发银行客服。客服人员回应称:“建议您先报警,并保留报案回执。后续相关部门会跟进处理,并与您取得联系。在调查过程中,您暂时无需承担此笔交易金额,请放心。如有任何其他情况或反馈,我们也会及时与您沟通。”

客服还明确表示:“如果后续调查结果确认为欺诈事件,且您不存在任何责任,银行将承担相关欺诈损失。”这一承诺为持卡人提供了一定的安心保障。

9月15日晚间,浦发银行针对此次事件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回应称:“因受外部攻击,部分合作银行万事达卡的持卡人受到影响。我行卡中心与合作方及时发现、阻断风险并发布公告,全力维护持卡人权益,避免客户承担不应由其承担的损失。目前,我行卡中心已逐一联系受影响客户,做好沟通解释工作。”

从多名持卡人提供的交易信息截图来看,这些异常交易的单笔金额多在4900巴西雷亚尔(BRL)附近,换算成人民币约6400元,似乎有意避开5000BRL的门槛。从消费商户类别来看,涉及“二手车经销商”、“就餐场所和餐馆”以及“出租车服务”等多个领域。

持卡人小雷(化名)透露,他一共被盗刷了四笔交易,均发生在巴西,总金额接近20000巴西雷亚尔,损失惨重。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此次大规模盗刷事件的涉事信用卡多为浦发银行与万事达合作发行的无价世界卡,也被称为“红沙宣”信用卡。该卡分为新款和老款两种版本,老款主要服务于境外消费。2024年5月,该款卡片迭代为新款的双应用芯片卡,可以同时在境内境外使用。

不少涉案持卡人表示,他们持有的是老款红沙宣卡。相较于过去的磁条卡,芯片卡在技术原理上被认为相对安全,因为磁条卡上的磁条信息更容易被复制。

中国银行业协会此前发文提示,银行卡被盗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持卡人卡片被侧录、个人信息资料泄露或不当用卡。因此,消费者要提高交易安全意识,通过正规渠道办卡用卡,不轻易将个人资料转交他人代办。坚决不向他人转借或出租自己的信用卡、储蓄卡,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产生不良后果。在刷卡时,不要让卡脱离视线范围,留意刷卡次数,使用后及时收回。对废旧或不再使用的银行卡,要及时办理销户,不随意丢弃。

此外,网络支付在给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风险。不法分子非法获取持卡人的网络交易身份识别信息、交易验证信息,就可能实现盗刷。因此,消费者要保护金融账户的登录密码、取款密码和验证码等个人信息安全,不向第三方提供。同时,注意辨识网络服务渠道的真实性,避免信息被不法分子通过“钓鱼”手段窃取。比如对陌生来电、短信和不明链接保持警惕,不下载非官方App,不在不安全的网络界面或者网络环境中登记身份证、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