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清流调查:纵横通信实控人苏维锋旗下慈善基金会资金“空转”争议

时间:2025-09-16 14:39:16 来源:清流 作者:清流

出品 | 清流工作室

作者 | 梁耀丹 主编 | 赵妍

作为纵横通信(603602.SH)董事长,苏维锋在公众视野中一直以慈善家形象示人。据公开报道,他先后发起或参与发起四家主要慈善基金会,并于2020年获得浙江省慈善最高奖——第六届浙江慈善奖·个人捐赠奖。然而,近期媒体调查发现,其旗下基金会存在资金循环流转、关联交易未披露等问题,引发对慈善资金真实用途的质疑。

基金会资金“转圈”现象引关注

慈善基金会之间存在资金往来本是行业常态,尤其是非公募基金会需通过合作获取资金开展项目。但部分基金会为满足《慈善法》规定的年度公益支出比例,采取年底关联基金会互相划转资金的方式虚增数据。这种被学者称为“转圈式公益”的操作,虽能通过监管合规审查,却未实际用于公益项目。

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第29条规定,公募基金会每年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非公募基金会不得低于上一年基金余额的8%。清流工作室调查发现,苏维锋关联的慈善组织存在疑似“资金转圈”现象。

典型案例:308万元善款“循环”路径

2023年,传爱公益基金会向浙江纵横爱心慈善基金会捐赠307.5万元用于“助教助学”,后者同年向上海市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捐赠相同金额,用途同样为“助教助学”。巧合的是,传爱公益基金会同期收到上海市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308万元“助学项目”捐赠,形成资金闭环。

传爱公益基金会成立于2011年,2018年获得公募资格。截至2024年12月,累计募集善款达4亿元,投入公益项目超3.9亿元。但2022-2024年公开募捐收入占比仅100%、31.84%和37.96%,显示非公开募捐资金占比波动较大。

更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市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2023-2024年秘书长“陈思”,与传爱公益基金会2019-2020年秘书长为同一人。这种人员交叉现象,进一步加剧了资金流转的合规性质疑。

多基金会联动“资金循环”

类似操作并非个案。2024年,传爱公益基金会向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捐赠300万元用于“西部教育支持”,后者同年向纵横爱心基金会捐赠303万元,最终198万元流入浙江省传善公益服务中心,10万元回流传爱公益基金会。传善公益服务中心与传爱公益基金会存在高度人员重合,包括徐娟丽、陈科钧等核心成员。

传善公益服务中心2024年计划在四川开展奖教助学活动,但截至调查时项目执行情况不明。这种“左手倒右手”的操作模式,引发对资金真实用途的普遍担忧。

此外,2023年传爱公益基金会向浙江回春公益基金会捐赠210万元,后者向浙江金昌启亚公益基金会捐赠100万元,最终100万元又回流传爱公益基金会。三家机构在理事成员、党支部书记等关键岗位存在显著交叉,包括共同理事张俊石、副理事长白宜青等。

关联交易披露存疑

根据《慈善法》第十四条,慈善组织与关联方交易需履行披露义务。但传爱公益基金会年报显示,多笔与理事所在公司的交易被列为“第三方”。例如2024年向杭州传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捐赠135.49万元,该公司监事徐娟丽同时担任传爱公益基金会项目专员,且与传善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王娟存在股权关联。

2022年,传爱公益基金会两次向传善管理咨询公司转账共计108万元,用于“公益行业发展项目”。该公司工商登记电话与传爱公益基金会相同,前任理事张俊石曾担任其执行董事。类似操作还涉及北京优思智行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鎏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关联企业。

专家:涉嫌违规应介入调查

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廖建勋指出,基金会通过资金“转圈”虚增数据涉嫌违规,这种操作破坏慈善行业公信力。他建议监管部门介入调查资金流向,查明是否存在不当目的,对违规行为及时制止处理。

当前,传爱公益基金会及其关联机构存在的合规风险已引发广泛关注。在慈善透明度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如何确保善款真正用于公益项目,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