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跨界机器人赛道,浙江仙通能否开辟新增长空间?

时间:2025-10-09 17:14:02 来源:览富财经网 作者:览富财经网

传统制造业与高科技领域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2025年9月24日晚间,国内汽车密封条行业龙头企业浙江仙通(603239.SH)发布重大战略公告:以4000万元增资上海浩海星空机器人有限公司,获取其10%股权,并联合设立控股合资公司,在浙江台州仙居县建设机器人整机生产基地。这一动作引发资本市场高度关注,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表现亮眼,一度触及23.24元/股高点,较一年前10.78元/股的低点实现翻倍。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跨界绝非简单的多元化尝试,而是中国传统制造企业在行业深度变革期的战略突围。随着汽车零部件市场竞争加剧、利润空间持续压缩,寻找新的增长点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国资入局赋能 混改释放新动能

浙江仙通的转型之路始于1994年,其董事长李起富与仙居县改制机械厂合作开发密封条模具,成功拿下首个汽车厂客户,由此开启密封条业务征程。2009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公司于2016年12月3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得益于仙居县特殊的工业历史——上世纪60年代作为国家工业与国防项目重要建设地,该县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本土汽车密封条行业的重要发源地。

2023年,浙江仙通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台州国资下属企业。台州市金融投资集团作为市属国企,通过全资子公司台州五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度参与。分析人士认为,民企的运营灵活性与国企的资源整合能力形成优势互补,混改模式为双方创造了共赢空间。台州作为"民营造车第一城",其"未来汽车城"规划明确提出:2026年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2030年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台州金投收购浙江仙通,正是响应"五城十链"建设规划的关键举措。

2024年12月,控股股东台州五城基于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启动未来12个月增持计划。截至2025年6月底,已累计增持1,613,400股,目前持有80,363,400股,占总股本29.69%。



行业龙头的转型焦虑

作为中国本土汽车密封条行业领军企业,浙江仙通专注研发生产前车门框密封条、天窗密封条等30余种产品,已形成整车全套车身密封条供应能力。其客户阵容涵盖一汽大众、上汽通用、吉利汽车等主流车企,以及伟巴斯特等国际零部件巨头。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5亿元,同比增长14.90%;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13.70%,双双创历史新高。2025年上半年延续增长态势,营收6.72亿元,归母净利润1.07亿元。

资本市场尤为关注的是,浙江仙通保持着A股市场罕见的高分红传统: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超8.6亿元,年均分红比例达70%。但行业挑战同样显著:汽车零部件配套周期长达2-3年,规模较小的企业难以进入大型车企供应链;消费者对车辆静音性、气密性、外观的要求持续提升。数据显示,公司两大传统产品橡胶密封条、塑胶密封条的毛利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应收票据及账款显著上升。



布局机器人赛道 培育第二增长极

2025年9月23日,浙江仙通与上海浩海星空机器人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框架,浙江仙通将投资4000万元获取浩海星空10%股权,并共同出资2000万元成立合资公司,在仙居建设机器人整机生产基地。这一举措被分析人士视为企业赛道的战略性延伸,既响应了台州市通过股权并购吸引高科技投资的号召,也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

从业务布局看,浙江仙通将突破传统汽车零部件领域,切入AI驱动的机器人智能制造赛道。合资公司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商用服务机器人及消费类机器人的整机生产,同步开发核心零部件。业务分工上,浙江仙通负责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供应链优化及市场拓展;浩海星空输出机器人技术、专利、工艺设计及研发资源。原实控人李起富将出任合资公司董事长,与浩海星空董事长形成双核心管理架构。

浩海星空作为2025年5月新成立的机器人企业,已获得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的重点支持。其核心团队来自斯坦福、卡内基梅隆等顶尖院校,并拥有软银、阿里巴巴、大疆等企业的从业背景。对仙居县而言,此次跨界不仅是"链主"企业主导的产业生态重构,更是产业资源与政策支持的高效耦合。





尽管此次跨界合作被寄予厚望,但机器人业务对浙江仙通而言属于全新领域。这场传统制造与高科技的融合实验能否成功实现"强强联合",培育出真正的第二增长曲线,仍有待市场检验。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在行业深度变革期,浙江仙通的转型尝试为中国制造企业的升级路径提供了重要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