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印发《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明确提出通过两年时间推动落实多项改革举措,进一步增强制度对境外中长期资金的吸引力,构建在岸与离岸渠道协调互补、境内外机构良性互动的开放新格局。
根据方案,证监会将分阶段推进开放优化措施落地,并持续深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研究,丰富改革举措以提升制度竞争力。
方案首次明确外资公募基金短线交易适用规则,给予其与境内公募基金同等的按产品账户维度计算短线交易持股比例的待遇。此举旨在便利境外大型资产管理机构开展投资,消除制度性差异对跨境投资的影响。
为满足外资套期保值需求,方案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通过ETF期权进行风险管理。证监会将平稳推进相关投资,充分发挥合格境外投资者渠道产品覆盖面广的优势,支持其风险管理与资产配置诉求。
针对主权基金、国际组织、养老金及慈善基金等配置型外资,方案推出准入许可绿色通道和简易流程。同时整合资格审批与开户环节,优化材料要求,缩短外资入市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投资便利度。
方案明确支持境内专业持牌机构为合格境外投资者提供证券投资咨询服务,并加快出台相关业务规则。此外,证监会将研究境内机构为外资提供管理型投资顾问服务的可行路径,完善跨境投资服务生态。
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核心要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作为我国资本市场最早的开放制度之一,该制度自2002年实施以来运行平稳,成为境外投资者综合配置中国资产的重要渠道。此次优化旨在吸引中长期外资,推动高水平开放。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通过优化准入管理、便利投资运作等措施,力争两年内形成境内外机构良性互动的开放格局。
二、优化准入管理
- 简化投资前流程:通过并联整合资格审批、外汇登记等环节,实现高效办理。
- 分类准入管理:对配置型外资实行绿色通道,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
三、便利投资运作
- 提升资金效率:压缩资金汇划、入账时间,强化中介机构核验能力。
- 优化账户管理:支持外资证券账户一次性归集过户,回应扩充证券划转情形等诉求。
- 增强透明度:修订相关规定,明确账户运作和跨境投资管理模式。
四、扩大投资范围
- ETF期权交易:允许外资通过ETF期权管理风险,满足套期保值需求。
- 商品期货期权:持续放开更多品种,支持大类资产配置和现货对冲。
五、明确政策预期
- 短线交易规则:统一内外资公募基金短线交易计算标准。
- 程序化交易监管:落实内外资一致的报告和监管要求。
- 跨境投资管理:优化收益互换等业务准入和日常监管。
六、丰富服务支持
- 境内投顾服务:支持专业机构为外资提供证券投资咨询,研究管理型投顾服务路径。
来源:证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