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密探财经(ID:Spy Finance)
近日,规模已达“七千亿级”的青岛银行发布了其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该行在前三季度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隐忧。
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青岛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10.13亿元,同比增长5.0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母净利润)为39.92亿元,同比增长15.54%。值得注意的是,其收入增速明显低于净利润增速,显示出盈利能力的提升可能更多依赖于成本控制或非经常性损益。
与成都银行等上市城商行类似,青岛银行在今年第三季度的业绩表现欠佳。该季度内,其营业收入同比下滑0.22%至33.5亿元,而归母净利润则同比增长13.9%至9.27亿元。尽管净利润保持增长,但营收的下滑仍需引起关注。
从收入构成来看,青岛银行今年前三季度的利息净收入为81.39亿元,同比增长12%;而非利息收入则为28.74亿元,同比下降10.72%,呈现出典型的“跷跷板”效应。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2.32亿元,同比减少0.45亿元,主要原因是理财业务手续费收入的减少。同时,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也同比减少1.52亿元,这主要受到债市走弱的影响,尽管价差收益有所增加,但估值收益却大幅减少。
此外,青岛银行近年来还面临着净息差持续下滑的压力。今年前三季度,其净息差较去年同期的1.75%下降了0.07个百分点,降至1.68%,这进一步压缩了银行的盈利空间。

在支出方面,青岛银行今年前三季度的业务及管理费和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均有所微增,分别达到30.14亿元和31.6亿元,导致总支出同比微增0.31亿元。尽管支出有所增加,但银行仍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保持了盈利能力的稳定增长。
截至今年9月底,青岛银行的资产总额已达到7655.71亿元,比上年底增加了756.08亿元,增幅高达10.96%,保持了自2023年以来的两位数持续扩张态势。按照去年四季度的扩张节奏,青岛银行有望在今年底突破“八千亿”大关,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在金融资产方面,青岛银行也表现出强劲的扩张势头。该期末,其金融资产新增近500亿元,较去年底增幅达15%,至3051亿元。这一增长主要来自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投资新增294亿元和以公允价值计量计入其他综合和收益的金融投资新增140亿元。
同期末,青岛银行的客户存款总额为4817.27亿元,比去年底增加了497.03亿元,增长11.5%;客户贷款总额为3752.98亿元,比去年底增加了346.08亿元,增幅10.16%。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类贷款方面,青岛银行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贷款余额达到3005.6亿元,较去年底上升14.56%。然而,个人贷款余额却较去年底下滑了4.59%,至747.38亿元,显示出个人贷款市场的竞争压力。
在资产质量方面,青岛银行也表现出一定的改善。截至2025年9月底,其不良贷款余额为41.29亿元,较去年底新增2.5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1%,比去年底下降了0.0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69.97%,比去年底提升了28.65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青岛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资产质量有所提升。
然而,在资本充足率方面,青岛银行却面临一定的挑战。该期末,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75%,比去年底下降了0.36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18%,比去年底下降了0.49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3.14%,比去年底下降了0.66个百分点。这些数据的下滑表明,青岛银行在资本补充方面仍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