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古驰十个月内再换CEO:频繁高层变动背后的品牌挑战

时间:2025-10-06 09:01:48 来源:江瀚视野 作者:江瀚视野

中国古语有云“国不可一日无君”,对于企业而言,掌门人的稳定性同样是影响发展的关键因素。近日,国际奢侈品牌古驰(Gucci)再次引发关注——不到十个月内,品牌CEO再度更替。这一频繁的人事变动,不仅让外界对古驰的未来走向充满猜测,更引发了关于“频繁换帅是否利大于弊”的行业讨论。


一、古驰十个月内再换CEO:高层调整背后的集团战略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法国奢侈品巨头开云集团(Kering)近期启动了新一轮高层调整。集团首席执行官雷诺(Luca de Meo)宣布,古驰品牌CEO由Stefano Cantino更换为集团副首席执行官Francesca Bellettini,后者同时撤销古驰副CEO岗位,并重新任命Duplaix为集团首席运营官(COO)。

作为开云集团的核心品牌,古驰长期占据集团营收与利润的近半壁江山。2019年,该品牌曾实现销售额突破100亿欧元的巅峰。然而,过去两年中,古驰销售连续双位数下滑,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25%,“品牌复兴”已成为其核心挑战。频繁的高层更替与创意方向的不稳定,进一步加剧了品牌定位模糊的问题,外界对其品牌价值的认知也出现动摇。

新任CEO Francesca Bellettini的履历颇为亮眼。她从投行起步,先后任职于宝格丽和Prada,2013年起担任圣罗兰(Saint Laurent)首席执行官,十年间将品牌年销售额从3.5亿欧元提升至超30亿欧元,被公认为开云集团内部执行力最强的管理者之一。2023年,她升任开云集团副首席执行官,负责品牌发展事务,对集团整体运作与各主要品牌均有深入掌握。


二、频繁换帅:奢侈品牌的“双刃剑”

古驰的高层变动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奢侈品行业在转型期的一个缩影。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消费者偏好变化以及新兴品牌崛起的多重冲击,传统奢侈品牌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古驰曾以引领潮流的设计占据市场优势,但如今,竞争对手的不断推陈出新,正逐步蚕食其市场份额。在此背景下,集团管理层试图通过更换CEO来寻找突破口,这种“急病乱投医”的心态,折射出企业对短期业绩的焦虑。

然而,对于历史悠久的奢侈品牌而言,管理层的稳定性是维系品牌价值、传承文化基因和确保战略连贯性的关键。奢侈品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价格与工艺,更在于其承载的品牌故事、文化积淀和长期建立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稳定、可预期的管理团队和清晰一致的发展方向。朝令夕改、频繁换帅,极易导致品牌战略摇摆不定、内部执行混乱、员工士气低落,甚至引发渠道商和消费者的信任危机。


1. 高层变动的组织成本与市场不确定性

古驰的每一次管理层变革,都伴随着巨大的组织成本和市场不确定性。新任CEO带来的战略调整,往往需要重新配置资源、调整团队结构,甚至推翻前任的决策。这种“翻烧饼”式的管理方式,不仅让外界难以看清品牌未来的方向,也让内部团队陷入迷茫。例如,若首席执行官每十个月就要换一次,其制定的三年战略规划还有多少可信度?员工是否愿意为一个可能很快被推翻的战略全力以赴?这些问题,远比短期财报数字更为致命。

2. 穷举法并非万能钥匙:试错成本与市场耐心

当前的古驰似乎陷入了一种盲目试错的模式,将希望寄托于不断更换掌门人来碰运气找到成功之路。然而,企业不是实验室里的小白鼠,不能无限制地进行各种尝试而不考虑成本和后果。每一次换帅都伴随着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包括支付高额的离职补偿金、招聘新高管的费用以及因过渡期导致的业务损失等。而且,随着失败次数的增加,市场的耐心也会逐渐耗尽,投资者的信心也会受到严重打击。


三、稳中求进:奢侈品牌的长期主义之道

在全球化、数字化和消费者行为快速变迁的今天,企业管理的复杂性前所未有。对于古驰这样的奢侈品牌而言,既要保持传统工艺的纯粹性,又要迎合Z世代的审美偏好;既要维护高端形象,又要追求规模化增长,这其中的平衡艺术极其微妙。因此,当业绩下滑时,集团管理层感到着急完全可以理解,但越是着急,越需要沉住气,越需要“求稳”而非“求快”。

真正的变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时间、耐心和坚定的战略定力。回顾历史,许多伟大的品牌都曾经历过低谷,但它们最终能够复兴,靠的不是频繁换帅,而是坚守核心价值、稳步推进改革。古驰如今面临的挑战或许更为复杂,但解决之道却殊途同归:与其在人事更迭中消耗资源,不如静下心来,做扎实的品牌诊断,制定清晰的长期战略,并给予执行团队足够的信任与时间。毕竟,奢侈品的本质是“时间的艺术”,而管理一家奢侈品牌,同样需要时间的沉淀与智慧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