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英国最大比特币洗钱案开庭,牵出中国400亿非法集资大案

时间:2025-09-29 16:16:50 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观察者网

【文/羽扇观金工作室】

当地时间9月29日上午10点半,英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比特币洗钱案、中国天津蓝天格锐特大非法集资案主犯钱志敏将在伦敦出庭受审。该案涉及6.1万枚比特币,按9月28日市价计算价值约480亿元人民币。这一跨国案件不仅牵动了中英两国司法部门的神经,更成为全球加密货币犯罪追索的典型案例。

据财新网报道,庭审预计持续12周,将在圣诞节前结束。在中英两国司法合作框架下,中国办案警官将亲赴伦敦出庭作证,多名中国受害者则通过天津法院远程视频方式参与庭审。这场跨国司法协作,标志着中国在打击虚拟货币犯罪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天津蓝天格锐:300%年化收益背后的非法集资陷阱

这起特大非法集资案始于2017年,涉案金额超过430亿元,受害者近13万人,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案件核心企业天津蓝天格锐成立于2014年3月,注册资金3000万元,实际控制人钱志敏(对外自称“花花”“花姐”)以科技公司名义,推出十余款所谓“短期投资理财”产品。

这些产品承诺年化收益率高达100%至300%,远超正常投资回报水平。公司更在推介活动中打出“你给格锐三年时间,格锐给你三世富贵”的夸张标语。然而三年后,投资者等来的不是富贵,而是漫长的诉讼之路。

蓝天格锐产品推介会现场标语 界面新闻

从2014年到2017年短短三年间,蓝天格锐非法吸收资金高达400多亿元。2017年4月,天津市公安局河东分局对该公司立案侦查。2019年6月通报显示,公安机关共抓获法人任江涛等犯罪嫌疑人50名,其中28名已移送审查起诉。2021年9月,任江涛和黄亚芳因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和5年,但主犯钱志敏始终在逃。

比特币洗钱:从非法集资到跨境资产转移

2017年案发后,钱志敏将非法所得转换为比特币转移至海外,并利用假护照逃往英国。中国警方随即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对她发布红色通缉令。在伦敦,钱志敏通过微信群招聘华裔英籍的温俭作为助手,两人将比特币兑现后大肆挥霍,购买豪宅时因资金来历不明引发反洗钱审查。

钱志敏试图用比特币购买的伦敦豪宅 伦敦警察厅

2018年,英国警方突袭钱志敏与温俭的住所,查获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U盘等设备,但未意识到其中藏有6.1万枚比特币(按当时市值约合30亿元人民币),还在半年后将扣押的假护照归还。2021年5月温俭被捕,钱志敏则于2020年8月逃离英国。这批比特币成为英国历史上查获的最大规模加密货币,也是全球执法部门查获的最大加密货币资产之一。

2024年4月,钱志敏在英国落网。4月24日,她以张亚迪(Yadi Zhang)身份首次出庭,被指控在伦敦等地获取、使用或拥有加密货币犯罪财产。5月10日,温俭因洗钱罪被伦敦南华克刑事法庭判处80个月监禁。10月21日,钱志敏在法庭当庭否认所有指控。

“花姐”钱志敏的神秘面纱

蓝天格锐成立后,迅速搭上虚拟货币热潮。其推出的“英国爱生保险数字一号”产品,每单标价2.4万元(三枚比特币),承诺两年期满后赠送价值3.6万元的资产包,可即时兑现比特币、多特币等虚拟货币。公司还在全国多地设立“多特币超算中心”,组织投资者参观所谓“18000台矿机”的自动化矿场,实则都是淘汰设备。

作为实际控制人,钱志敏始终隐藏真实身份,对外自称“花花”“花姐”。与投资者见面时,她戴着粉色面纱或假面舞会面具,大谈投资理财和虚拟货币。有投资者透露,只有投资600万元以上的“大客户”才有资格听她讲课,课上参与者需戴“花脸”面具,手机被没收,营造神秘氛围。在这种包装下,不少人将她奉为投资大神。

钱志敏真实照片 界面新闻

判决书显示,2014年4月至2017年8月,蓝天格锐非法吸收资金约402亿元,均由钱志敏控制支配。其中341.18亿元用于返款,3.37亿元用于公司运营,其余用于购买房产、珠宝、汽车等。2015年至2017年,她个人购买331件翡翠钻石等珠宝,总价约1.67亿元,还出资121.5万元用于三世佛像贴金和法器铸造。

跨境追索:6.1万枚比特币的归属之争

2022年12月,蓝天格锐案启动退赔程序,全国多地公安机关发布集资参与人信息登记公告。截至2024年4月,警方追缴资金28亿元,仅占集资总额的6.5%。投资者分别在2023年5月和10月收到8%和5%的清退款。

英国警方查封的6.1万枚比特币给投资者带来新希望。但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英国皇家检察署已向高等法院提起民事追偿程序。按照英国法律,若无其他权利主张,扣押资产将一半归警方,一半归内政部。

2024年4月末,2500名蓝天格锐投资者联名致信中国公安部,希望与英国政府谈判追回比特币。7月,中国受害者在英国提起民事司法程序,申请对蓝天格锐海外清盘。9月,英格兰和威尔士高等法院受理申请,并向钱志敏、任江涛及相关部门送达文件,在中国《环球时报》《法治日报》登载清算公告。

法律专家:跨国追赃需国际合作

多家中国律师事务所已代表投资人向英国高等法院申请民事追索,包括己任、段和段、盈科等律所,代理客户超千人。根据英国《犯罪所得法》,境外受害人可通过民事追缴程序主张权利。北京师范大学G20反腐败追逃追赃研究中心教授黄风表示,中英执法机关可在刑事诉讼中合作,英方没收财产后可按“分享制度”与中国分配资产。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徐净菡指出,经济犯罪中资产转移隐蔽,境外追赃难度大。中国与少数国家签订了刑事司法协助条约,但实际追回案例极少。一方面需要国际礼让协商,另一方面大额追赃需政府高层沟通并达成分配协定,触发机制极为罕见。

(观察者网综合财新、《财经》、界面新闻等)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