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商评君 | 编辑:小鱼
随着KOL营销进入成熟期,品牌普遍陷入一个矛盾:为了冲销量,大量投入达人合作费用,但利润空间却因价格战被持续压缩。数据显示,2025年抖音、小红书平台KOL采买价格年均涨幅超过11%,而多数品牌的营销投入产出比却持续走低。
深耕消费品领域十余年的余老狮,作为益和集团旗下品牌“益和鲜时”的操盘手,通过实战验证了“差异化价值传递”的破局路径。从打造现象级宠物食品爆品,到构建达人价值传递体系,其团队依托益和集团“养殖-屠宰-加工-物流”百米产业带的供应链优势,将“一小时鲜肉直达生产线”的差异化价值通过达人精准传递给消费者,成功在2025年实现逆势增长。
益和集团年销售额超6.5亿元,其股东益客集团占据中国鸭肉市场1/6的份额,构建了从养殖到物流的全产业链闭环。65项国家专利与全自动生产体系,让“鲜”成为品牌不可复制的标签。这种供应链优势被“益和鲜时”转化为达人营销的核心卖点——通过达人实地探访产业带,直观展示“活鸭到成品”的全流程,解决了宠物食品行业“产品同质化导致低价内卷”的痛点。
在2025GDMS全球数字营销峰会期间,《商业评论》与余老狮深度对话,拆解了达人营销从“流量工具”到“价值传递者”转型的关键方法论。
余老狮指出,品牌陷入“不做达人无销量、做了达人无利润”的恶性循环,本质源于三个问题:
早期品牌与达人的合作以“低价带货”为主,通过买赠、全网最低价等机制吸引流量,但这种模式下的流量极不持久。当前,品牌对达人的核心需求已转向“价值共创”:
余老狮认为,增量价值的挖掘需聚焦三个维度:
对于新锐品牌,余老狮建议优先明确品牌价值主张,再通过达人传递差异化价值,避免盲目带货。例如,创业初期应聚焦“传播链”建设,让达人成为品牌价值的放大器,而非单纯的销售渠道。
对于成熟品牌,关键是通过创新夯实核心价值。例如,故宫通过文创产品与数字化体验吸引年轻人,汉庭酒店通过房间设计与服务优化强化“干净”标签。成熟品牌的创新不是否定原有价值,而是让核心价值更具时代感。
余老狮强调,品牌与达人合作需遵循“先规划,再匹配”的原则:
余老狮认为,粉丝量并非关键指标,品牌应关注:
余老狮指出,品牌、达人与平台的利益并非对立,核心是“共建思维”:
对于预算有限的中小品牌,余老狮建议:
当流量红利消退,达人营销的核心已从“低价冲量”转向“价值沉淀”。品牌需回归本质,与达人成为价值共振的伙伴。正如余老狮所言:“谁能构建不可替代的品牌价值,并通过达人让这份价值触达用户,谁就能在长期竞争中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