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持股过节成主流?超六成私募重仓,科技板块持续受热捧

时间:2025-09-29 15:12:37 来源:新京报 作者:新京报


图/ic

随着国庆长假的脚步日益临近,投资者们再次面临一个关键抉择:是持股过节,还是持币以待?这一话题在市场中引发了广泛热议。

回顾历史数据,A股市场确实存在一种“节后效应”。近十年来,A股主要股指在节后的表现普遍优于节前,这一规律为不少机构提供了乐观预期。有券商直言不讳地表示,尽管A股短期可能维持震荡态势,但假期期间的风险相对有限,因此建议投资者持股过节。

在机构持仓动向方面,也为市场情绪的判断提供了重要线索。据贝壳财经记者从私募排排网获取的信息显示,超过六成的私募机构倾向于重仓或满仓过节,显示出对节后市场的积极态度。然而,也有近6%的私募选择轻仓应对,他们担忧节后市场可能面临调整风险。展望未来,科技成长板块依然是机构看好的核心主线。

节后股指表现可期,私募重仓过节成趋势

随着国庆长假的临近,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的话题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从当前情况来看,A股短期可能延续震荡趋势,但假期风险有限,因此建议投资者持股过节。”华金证券分析指出,回顾历史,国庆假期后A股短期多呈现上涨态势,这主要受到政策、外部事件、流动性、基本面以及假期期间海外股市表现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从历史数据来看,近十年来,A股主要股指在节后的表现普遍优于节前。以宽基指数为例,万得全A在国庆节后1个交易日、5个交易日的收益率中位数分别达到了+0.94%和+2.20%。上证指数的相应涨幅也分别为+0.72%和+1.41%。而创业板指数的表现更为抢眼,节后5个交易日的收益率中位数高达+2.61%。

从行业角度来看,申万一级行业在假期后短期多数呈现上涨态势。其中,农林牧渔、汽车、计算机、家用电器和通信行业在节后首个交易日的表现尤为突出,涨跌幅中位数均超过了1.85%。而在节后5个交易日,计算机、美容护理、环保、医药生物和汽车行业的累计涨跌幅中位数更是均超过了3%。

机构的态度也为判断当前市场情绪提供了一定参考。据贝壳财经记者了解,七成私募对节后行情持乐观态度,认为市场经过节前的蓄势之后,有望逐步回升。然而,也有近10%的私募对节后行情持谨慎态度,他们担忧假期的不确定性叠加短期涨幅较大,节后市场可能迎来一段时间的震荡调整。

整体来看,逾六成私募倾向于重仓或满仓过节(仓位>70%),他们认为假期外围市场及消息面扰动有限。同时,17%的私募选择中等偏重仓位过节,他们更看重市场个股机会。而仅不到6%的私募认为节后市场可能有调整风险,因此选择轻仓过节。

节后市场风格如何演绎?科技成长仍是主线

有业内人士指出,“持股还是持币过节”实际上取决于每个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因为假期期间可能发生的事情谁也无法预估。对于风险偏好较强的投资者来说,可以适当增加持股仓位,因为按照以往的规律,节后市场一般都会有“开门红”的情况。而对于风险偏好较弱的投资者来说,则保持半仓左右的仓位,等待市场发出新一轮上涨的信号可能更为稳妥。

那么,节后的市场运行风格会如何呢?调查结果显示,逾六成私募认为节后市场在风格上将趋于均衡,科技成长与价值蓝筹、传统行业的白马股等将轮动表现。同时,23%的私募认为节后市场有望延续成长风格,并看好科技成长将继续强势。而14%的私募则认为节后市场在风格上可能逐步出现“高低切换”,前期滞涨的传统行业以及高股息等价值蓝筹股预计将有更好表现。

华金证券认为,节后科技成长和部分核心资产、部分周期行业等表现可能相对占优。当前成长中的电力设备、汽车、传媒、计算机等行业估值性价比较高。因此,他们建议节前继续逢低配置这些行业,包括政策和产业趋势上行的电子、通信、机械设备、有色金属、传媒、计算机等行业,以及基本面可能有所改善的电新(固态电池、储能、风电)、创新药、新消费、食品、军工等行业。

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指出,当前A股市场维持震荡分化的格局,深市强于沪市。今日央行投放6000亿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为市场注入了流动性。因此,他认为节后市场资金面或将维持宽松,有一定上行概率。由于近10年来国庆节后上涨概率超70%,并且由于险资开门红和居民资产入市或将支撑第四季度的流动性,因此他建议投资者根据历史数据和当前市场流动性状况进行仓位管理,避免仓位过低而失掉一定行情机会。

在他看来,选择科技成长方向具备核心逻辑。科技行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AI、机器人、半导体等领域政策和产业催化密集,国产芯片替代和AI硬件需求爆发。因此,他建议投资者可以结合一些估值修复方向有补涨机会的周期股和高股息作为稳健型辅助。同时,也需要警惕易受外部摩擦影响和估值过高、短期涨幅过大有回调抛压的品种。

“由于市场的波动性增强,资金高低切的可能性时有发生。根据历史的第四季度行情来看,市场往往表现出领涨板块滞涨,前期滞涨板块补涨的特征。因此,资金从高估值的科技股流向低估值或补涨板块的轮动时有发生。行情从科技内部扩散,价值板块低估值品质在政策预期下亦有望轮动。”贺金龙建议投资者均衡轮动配置。同时,也需要警惕节后量能不及预期的因素,避免追高涨幅过大的品种。

展望节后,明泽投资基金经理胡墨晗指出,短期波动无碍市场中长期向好的趋势,“慢牛”格局有望延续。从结构上看,科技成长方向预计仍是行情主线,其中AI+、人形机器人、高端制造等符合产业升级趋势的领域具备持续吸引力。与此同时,金融板块与部分周期行业也存在估值修复与景气回升的机会。市场风格将更趋均衡,有望呈现各主线轮动发展的态势。

整体来看,节后市场可能呈现“整体回暖、结构轮动”的特征。因此,投资者在把握科技成长主线的同时,也应关注低估值板块的补涨潜力。

不过,多家券商也提醒投资者,历史经验并不代表未来。后续市场表现可能受到股市出现大幅波动、行业基本面不及预期、政策超预期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应保持谨慎态度。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胡萌 编辑 陈莉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