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传统药企海正药业,正布局美妆与医美赛道。药企的“长线思维”能否适应美妆的“快节奏”?技术优势又能否转化为市场认可?
在近日举办的2025年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行业年会暨精品博览会(2025CAME)上,海正药业两位高管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美妆行业的竞争,将不再是营销战的比拼,而是硬科技、高端制造与全产业链整合能力的终极对决。药企的入局,有望打破目前行业同质化竞争的僵局,并以“医药级”标准重塑美妆产业的价值逻辑。
“合成生物是药企跨界的底气”
“跨界,并非一时冲动。”澐生合成董事、总经理金红顺告诉记者,“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产业基因’。当美妆行业还在为原料的纯度、批次稳定性头疼时,我们直接从制药的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起步。这意味着,我们为护肤品提供的活性成分,从菌种构建、工艺放大到生产全过程,都遵循着远超化妆品行业规范的苛刻标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凭借的是合成生物技术。”
据了解,澐生合成是海正药业今年6月成立的专注于上游生物制造的公司。“澐生合成作为海正药业孵化的生物制造平台,其使命就是利用前沿技术,生产出可规模化、有技术壁垒、高稳定性的原料。”金红顺说。
掌握了上游“核芯科技”,海正药业不仅仅满足于成为美妆品牌的原料供应商。早在2022年1月,海正药业全资子公司海正蔚澜成立,主营大健康美学领域的业务。
“由合成生物学驱动的新一代护肤品,与传统产品的区别在于‘底层逻辑’。”海正蔚澜总经理程慧表示,“传统护肤更多是‘成分的堆砌’,而我们追求的是‘机制的精准解决’。合成生物学允许我们精准定制分子结构,确保成分的高活性和高纯度,再结合海正药业在透皮吸收、功效验证方面的药研数据,我们推出的每一款产品,都不是简单的‘感觉好用’,而是有扎实科学数据支撑的‘有效护肤’。”
“药企科学”碰撞“美妆营销”
药企习惯于长线、多管线的产品布局,而美妆市场则信奉“爆款法则”,通过营销快速推出大单品。海正药业能适应美妆行业的竞争生态吗?
“我们采取的是‘双轮驱动’策略。‘爆款’是锋利的矛,用于快速切入市场,建立品牌认知;而‘产品矩阵’是坚实的盾,承载品牌长期价值,满足用户全链路的进阶需求。”程慧表示,海正蔚澜不会追求大而全的初期布局,而是将聚焦于“抗衰”等细分赛道作为突破口。
程慧强调,在打造爆款的同时,海正蔚澜已规划了基于核心技术的产品矩阵,未来将逐步拓展至抗衰、个性化护肤方案等更广阔的领域。
在与金红顺、程慧的交流中,其多次向记者解释,澐生合成就好比“中央厨房”,负责研发和生产出“制药级”的高品质原料;海正蔚澜则是“品牌旗舰店”,作为“中央厨房”的首用客户,优先将这些顶尖原料转化为直面消费者的产品。在此过程中,海正蔚澜能获得独家、稳定、有技术壁垒的核心原料;澐生合成则能通过市场前端反馈,快速迭代技术和产品。
合成生物或成为美妆行业洗牌的导火索
合成生物的核心在于利用工程学理念,设计和改造微生物(如酵母、细菌),让它们成为高效的“细胞工厂”,生产出产业端需要的目标成分。这彻底改变了传统依赖动植物提取或化学合成的模式。根据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的经济价值达到1000亿美元,在未来的全球经济活动中,60%的物质产品可以由合成生物技术生产。
金红顺强调,从市场需求来看,“成分党”“功效党”兴起,消费者对产品核心成分、作用机理乃至生产标准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凭借合成生物技术,海正拥有菌株构建的理性设计、生产过程中杂质谱的控制以及批次间百分之百的稳定性,从源头重新定义了“好成分”的标准。
“由合成生物学驱动的新一代产品,其核心区别在于可验证的科学性。”程慧强调,“药企基因”正是海正蔚澜在竞争激烈的美妆市场中最坚固的护城河。“我们要向消费者传递差异化价值,不仅要告诉消费者产品里有什么,更要清晰地阐明它如何起作用,并有扎实的数据证明其有效性。”
展望未来合成生物学对美妆行业的影响,金红顺预测,行业将经历一轮深刻的整合。“最终胜出的,将是那些既有源头技术创新,又能将技术转化为稳定、有技术壁垒的产品,并且拥有强大市场渠道能力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