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极飞科技撤回科创板IPO,转战港股能否成功?研发与盈利双挑战

时间:2025-09-30 18:20:55 来源:尺度商业 作者:尺度商业

文 | 董武英

今年以来,国内无人机行业迎来新一轮竞争热潮。大疆跨界进入扫地机市场,影石创新宣布进军无人机领域,追觅科技也高调宣布布局无人机赛道。而在这场行业变革中,农业无人机龙头极飞科技近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正式启动港股IPO进程。

撤回科创板IPO,转战港股市场

极飞科技成立于2007年,至今已有18年历史。招股书显示,以2024年营收计算,极飞科技是全球第二大农业无人机企业,仅次于行业巨头大疆。此前,极飞科技曾于2021年11月向上交所科创板递交IPO申请,但在经历交易所第一轮问询后,最终选择撤回申请。

此次赴港IPO,极飞科技最大的变化在于实现了盈利。目前,大疆尚未启动IPO计划,若极飞科技成功上市,有望成为“农业无人机第一股”。然而,其IPO之路能否顺利,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从航模到农业无人机:极飞科技的创业历程

极飞科技创始人兼CEO彭斌在递交招股书后发朋友圈称:“十八年创业,今天极飞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这就像一个寒窗苦读的学子,刚高考完交卷了。”

彭斌出生于1982年,2004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后进入微软(中国)担任技术社区广东片区俱乐部主席。工作期间,他接触到大量热爱技术的“极客”,并于2007年萌发创业想法,选择进入智能硬件领域。

当时,国内互联网行业高速发展,软件行业前景广阔,但彭斌却毅然辞职做硬件,这一决定引发诸多不解,也不受投资者看好。因此,他只能自筹资金创业,最终决定聚焦无人机领域。

创立初期,极飞科技主要在全球最活跃的航模社区——RCGroups国际爱好者社区销售产品,订单主要来自海外。到2009年,公司营收达到几百万元规模,2011年进一步增长至两千万元。

2012年,大疆发布全球首款航拍一体机“精灵”Phantom,迅速占领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并同步进入农业无人机领域。同年,彭斌开始思考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团队考虑过空中成像、精准投放、空中表演等方向,最终选择精准投放,并设想与快递公司合作做无人机投递,但最终决定聚焦农业无人机。

据媒体采访,彭斌表示团队发现许多农业公司购买其产品,并特地到新疆调研,发现无人机被改造后用于喷洒农药,这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应用场景。2015年4月,极飞科技推出首代植保无人机P20,正式进入农业无人机市场。此后,其产品不断迭代,功能从喷洒农药扩展至空中播种、施肥,并推出无人车、农机自驾仪、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等,成为一家综合性的农业科技公司。

科创板折戟,港股再出发

在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前,极飞科技曾于2021年11月向上交所科创板申请IPO,随后迎来上交所问询。问询问题集中于无人机使用情况、主要客户及第一大客户、销售模式及经销模式、持续经营能力、股份支付、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等30个方面。2022年3月,极飞科技做出回复。

然而,第一轮回复后不久,2022年3月25日,极飞科技表示因受疫情影响,无法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尽职调查、回复审核问询等工作,向交易所申请中止审核。一个月后,公司直接撤回了科创板IPO申请。

此次赴港IPO,极飞科技底气更足。科创板IPO时,公司尚处于亏损状态。2018-2020年,其营收分别为3.22亿元、3.57亿元和5.3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1.74万元、-3970.32万元和-6084.55万元。

据港股招股书,2022-2024年,极飞科技营收分别为6.05亿元、6.14亿元和10.66亿元,其中无人机收入占比分别为78.6%、81.2%和87.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4亿元、-1.32亿元和6941.8万元,在2024年实现盈利。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7.45亿元,无人机收入占比为89.0%,归母净利润为1.30亿元。

不过,根据2024年数据,极飞科技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652.8万元高于全年净利润表现,这意味着其上半年和下半年净利润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利润可能集中于上半年。

全球第二,但与大疆差距明显

招股书显示,极飞科技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农业无人机企业,仅次于大疆,但与大疆的差距仍十分明显。以2024年营收计算,大疆在农业无人机领域排名全球第一,市占率高达59%,极飞科技排名第二,市占率为17.1%,行业第三市占率仅2.2%。

成立以来,极飞科技完成了多轮融资。撤回科创板IPO后,公司于2023年10月进行C++轮融资,引入联创凯兴基金旗下联创广新一号作为股东,每股成本为18.24元,以此计算,极飞科技当时估值约为62.27亿元。根据胡润研究院《2025全球独角兽榜》,极飞科技估值较2024年(71亿)有所提升,达73亿元,而对手大疆估值则为840亿元。

海外业务收入翻倍,但研发费用率持续下滑

IPO能否成功,公司业绩是关键因素之一。从业绩表现来看,2024年极飞科技的营收规模和盈利表现有了明显改善,这主要得益于其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海外市场的突破。

招股书显示,2024年极飞科技国内营收为6.95亿元,同比增长53.74%。海外市场表现更加亮眼,从2023年的1.63亿元增长至3.71亿元,涨幅高达128.02%,占总营收的比重从26.5%提升至34.8%。

极飞科技海外业务主要包括美洲和东南亚地区,客户包括本地市场龙头,如在东南亚地区与正大集团合作,在美洲区域与凯斯纽荷兰(巴西)合作,在欧洲和非洲与NIK合作,这迅速带动了海外业务突破。

不过,从2025年上半年业绩看,极飞科技增速似乎有所放缓。上半年国内营收从5.55亿元增长至5.57亿元,基本持平。海外营收从1.75亿元增长至1.87亿元,增幅为7.10%,海外营收占比为25.2%。

极飞科技2024年业绩爆发主要得益于销量提升。2024年无人机产品销量达2.14万台,较2023年1.03万台翻倍增长。今年上半年,销量为1.77万台,同比增长13.67%。

2022-2024年,极飞科技无人机均价分别为4.60万元、4.84万元和4.37万元,无人机产品毛利率分别为26.8%、23.1%和31.5%,均价更高的2023年毛利率最低,均价最低的2024年毛利率却更高。

今年上半年,无人机产品均价为每台3.75万元,去年同期为4.15万元,下降明显。但无人机毛利率却从去年同期的29.8%提升至34.1%。

除无人机外,极飞科技另外两大业务——配件以及农机自驾仪2022-2024年营收增长较为迅猛,三年间配件营收增长超2倍,农机自驾仪营收增长超7倍。但今年上半年两大业务营收则分别同比下滑19.25%和52.18%。

2024年,极飞科技配件及农机自驾仪两大业务毛利率均明显增长,其中配件业务毛利率从26.5%增长至43.8%,农机自驾仪毛利率则从-29.7%提升至46.8%,今年上半年这两大业务毛利率均出现小幅下滑,配件业务毛利率从39.8%下降至35.0%,农机自驾仪毛利率从46.4%下降至43.8%。

从招股书来看,2022-2024年,这两大业务以及无人机产品的毛利率提升带动了极飞科技整体毛利率,公司毛利率分别为17.9%、18.9%和31.9%,今年上半年毛利率为34.3%。

对于毛利率的提升,极飞科技表示,主要是由于通过技术创新优化无人机设计,降低了硬件成本,同时毛利率相对较高的海外销售收入贡献增加。

在毛利率提升的同时,极飞科技也在通过降本增效提升盈利能力。2022年,公司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为8492.4万元和6506.7万元,2023年分别下降至6279.8万元和4522.3万元。2024年随着营收规模扩大,这两项费用有所回升,分别为6581.1万元和5488.3万元,但仍明显低于2022年水平。三年间,销售费用率从14.05%持续下降至6.18%,管理费用率从10.76%持续下降至5.15%。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缩减开支的过程中,极飞科技研发费用和研发费用率持续下滑。2022-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94亿元、1.60亿元和1.59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2.13%、26.06%和14.93%,三年间下降了超17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7836.9万元,研发费用率为10.52%,去年同期研发费用率为10.66%。

在无人机这个技术密集型企业,极飞科技降低研发投入虽然短期内提升了盈利表现,但这或将影响企业长期竞争力。尤其是随着影石创新、追觅等企业新进入无人机赛道,行业竞争正在加剧,极飞科技缩减研发投入或将带来更大影响。

另外,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367万元。2025年6月末流动负债5.76亿元,应收账款达3.1亿元,占营收比例42%,若经销商回款放缓,对于极飞科技的现金流带来影响,公司对于资金还是有较大需求。

此次赴港IPO,极飞科技募集资金用途之一即是研发,研发农业机器人产品,以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此外,募集资金将用于进一步扩展全球销售及服务网络,用于建立新总部,并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随着无人机领域玩家逐渐增多,率先冲刺IPO的极飞科技能否借助资本市场保持自身的领先优势,并进一步缩小与行业龙头大疆的差距,尺度商业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