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王晨婷
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个明确提出提前偿还专项债的省份出现在西部——陕西省。这一动作引发市场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新趋势的关注。
陕西宣布提前偿还9000万元专项债
9月9日,陕西省财政厅官网发布公告,宣布将提前偿还部分省政府债券,涉及两只专项债:
(图源:陕西省财政厅)
节省648万元利息:陕西的“精打细算”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5年7月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利率为1.85%,而2019年、2020年同期利率分别高达3.47%和3.40%。陕西通过提前偿还高利率旧债,转而发行低利率新债,预计每年可节省利息超100万元,剩余期限内(4-5年)总计节约约648万元。
此次偿还的专项债资金来源于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相关项目资产的提前处置变现收入,而非依赖一般公共预算。陕西省财政厅债务处表示,这是优化债务结构、节约偿债资金的一次积极探索。
北京先行:专项债提前偿还的“首例”
在陕西之前,北京市是全国首个启动专项债提前偿还的省份。2023年8月,北京市财政局提前偿还3900万元20年期专项债;2024年12月再次偿还49.76亿元未到期专项债;2024年8月又提前偿还1.45亿元专项债。北京通过提前偿还累计节约利息支出超七成,为全国提供了示范。
(图源:图虫创意)
为何是陕西?财政压力与债务管理升级
尽管陕西2025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同比下降7.2%,税收收入下降9.1%,但其财政收入质量较高(税收占比76.36%,仅次于北京、浙江),且拥有可变现的项目资产。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分析,陕西此次偿债体现了“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的管理原则,通过盘活存量资产主动优化债务结构,减轻未来利息负担。
财政部数据显示,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支出持续攀升:2022年突破1万亿元,2024年达1.35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已支付7131亿元。在此背景下,提前偿还高息债务成为地方政府降低融资成本的重要手段。
专家:更多省份或跟进“主动化债”模式
罗志恒指出,陕西的模式表明,提前偿还专项债并非仅依赖财政余量,而是可通过项目资产变现实现。这种“主动结构优化”取代“被动到期偿付”的转变,反映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能力的提升。
陕西省财政厅债务处债务中心表示,此次操作是适应专项债券管理新机制的一次尝试,为新形势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积累了经验。罗志恒预计,未来更多拥有高息债务、可变现资产且化债意愿强的省份,可能借鉴陕西模式开展提前偿还。
(图源: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