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城镇化率超67%:自然资源部发布存量空间优化规划指南

时间:2025-09-21 16:05:32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时代周报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李杭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突破67%,城市发展模式正经历深刻变革。当增量扩张时代逐渐远去,如何通过盘活存量土地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和规划部门的核心命题。近日,自然资源部审议通过的《城市存量空间盘活优化规划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即将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城市发展正式迈入存量提质的新阶段。

城市更新示意图
图源:图虫创意

规划指南填补技术空白 构建分层动态机制

在自然资源部近日举行的专题发布会上,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谢海霞指出,《指南》首次明确了存量空间盘活优化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定位,构建了'分层编制、动态维护'的创新机制。该文件不仅填补了存量空间规划编制的技术标准空白,更通过市县域-城区-规划单元-实施单元的多层级规划体系,实现了从宏观战略到实施落地的精准传导。

据介绍,《指南》覆盖闲置土地处置、低效用地再开发、旧城镇改造等八大实践领域,特别强调要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统筹城乡空间资源。谢海霞表示:'存量优化不是简单的城市更新,而是通过功能结构完善、空间品质提升、经济活力激发的系统工程,最终实现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跃升。'

存量时代特征凸显 70%城镇空间待激活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城镇化已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数据显示,当前城镇开发边界内70%以上为存量空间,近两年自然资源部已陆续出台12项配套政策。此次《指南》的出台,正是对'多规合一'改革要求的深度响应。

'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任务,就是建立适应存量发展的规划体系。'谢海霞强调,不同层级规划需聚焦精准:市县域层面要划定重点范围,城区层面需细化管控指标,实施单元则要强化项目与规划的动态匹配。通过建立分类修改的动态维护机制,确保规划既能保持战略定力,又能适应市场变化。

市场机制驱动再配置 保障项目科学落地

城市存量空间的优化本质上是资源再配置过程。《指南》特别强化了项目评估、市场分析、财政可行性等专题研究。谢海霞解释:'通过建立'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传导机制,确保每个优化项目都符合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环境友好的多重标准。'

这种市场化导向在地方实践中已初见成效。北京市规自委副主任杨浚介绍,首都通过划分1371个规划街区,构建了'时空双维度'的规划体系:空间上框定总量指标,时间上分阶段深化地块规划。最新出台的《存量地区控规编制通知》更强调社区生活圈完善,推动空间设计与教育、科技战略需求精准对接。

北京首钢工业遗址改造
北京首钢 图源:图虫创意

地方实践百花齐放 立法保障破解难题

在专题发布会上,北京、上海、广州等7个城市分享了创新经验。作为首个城镇化率达88%的超大城市,北京通过街区规划改革,实现了用地开发、公服配套、环境提升等六大系统的时空统筹。杨浚透露,改革后首钢园区等项目实现了产业升级与历史文脉的双重保护。

广州则通过立法构建监管体系,破解存量改造中的利益协调难题。市规自局副局长邓堪强介绍,全国首部城中村改造法规推动冼村项目依法动迁,而即将实施的《广州市国土空间规划条例》将形成'规划-土地-金融'的政策闭环。'永庆坊、TIT创意园等案例证明,制度创新能释放巨大发展潜能。'

广州永庆坊历史文化街区
广州永庆坊 图源:图虫创意

随着《指南》的全面实施,我国城市发展将形成'增量约束、存量优化、质量提升'的新格局。自然资源部表示,下一步将推动规划优化向国土空间全域延伸,通过政策集成激活城乡多元价值,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可持续的发展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