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街边大排档转型商场‘漂亮饭’,餐饮新趋势解读

时间:2025-09-21 17:04:31 来源:餐饮老板内参 作者:餐饮老板内参




总第4345期

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内参君



街边大排档

摇身一变商场‘漂亮饭’

近年来,‘大排档’这一传统餐饮形态正经历显著转型。过去,街边大排档常与‘脏乱差’的街边摊画上等号,如今却成为商场餐饮的‘香饽饽’。从街边巷尾到购物中心,大排档的升级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就餐环境的需求,更契合了年轻群体对烟火气与品质的双重期待。

今年8月,江西菜连锁品牌欧记大排档在北京大悦城开设首店,引发排队热潮。该品牌以正宗赣味和热闹的市井氛围著称,在江西、上海、深圳等地均是‘排队王’,消费者甚至愿意排队3小时打卡。



朝阳大悦城店延续了品牌特色:全透明厨房、猛火爆炒、时尚与传统结合的装修风格,既保留了市井烟火气,又增添了精致感。营业时间至凌晨两点,以‘夜宵场景’为核心卖点,成为都市年轻人的‘深夜食堂’。

类似案例不止欧记。大悦城内的‘阿大排挡’北京首店,以上海本帮面为核心,结合弄堂小吃与现制浇头,通过厨师现场翻炒鳝丝、腰花等食材,直观展现食材新鲜度与锅气,还原弄堂烟火气。

从街边到商场:消费升级驱动转型

传统大排档依赖街边和社区,以低价、热闹和烟火气吸引顾客。但随着消费者对就餐环境、食品安全和社交体验的要求提升,街边模式已难以满足年轻一代需求。品牌通过‘大排档+商场’的组合,在产品上突出地方特色和多元组合,在空间上保留市井氛围的同时提升舒适度与视觉感。

商场为大排档提供了理想舞台:稳定的人流、放大的社交功能,以及与年轻消费者需求的精准对接。例如,食悦廣冬·潮汕鸡煲·大排档全国约17家门店中,47%为商场店。该品牌融合潮汕烤串、熟腌、广式啫啫煲、煲仔饭等多元品类,打造差异化体验。



辣不怂·现炒川菜大排档全国约32家门店中,90%位于商场,主打‘现炒、下饭、上菜快’,将商场场景融入品牌基因。新兴概念型大排档也在快速试水,如上海‘神更仔·潮汕魂大排档’将潮汕夜宵摊搬进市中心,透明厨房现捞现炒,辣油泼蟹的声响成为独特记忆点。

汕头‘鲜物道·现货火锅大排档’主打潮汕海鲜+平价小炒,500平方米门店强调‘一站式吃潮汕’,并放大‘鲜货’概念,承诺‘全店无冻品,发现就免单’,吸引消费者打卡。



街边大排档升级:不只潮流,更是必然

趋势一:商场与品牌的双向奔赴

品牌选择北上广等城市的商场开店,利用商场传播力迅速打响知名度,‘首店’效应成为招揽客流的关键。商场引进大排档则旨在提升人气和消费活力。大排档的现炒现做、价格亲民和菜品多样,优化了商场餐饮业态结构,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地方菜系+大排档形式灵活,品类涵盖夜宵、家常菜、地方美食等,如广东大排档以海鲜为主,四川以麻辣小吃、川菜居多。通过门店装修和场景布局融入地域文化,增强辨识度,吸引本地消费者和外地游客,甚至海外特色餐饮风味。

本质上看,商场大排档是传统烟火气与现代舒适环境的结合,创造了全新消费场景。

趋势二:品牌创新经营模式,营造品质性价比

去年,许多自助品牌爆改‘大排档’,如姜胖胖首尔自助烤肉·生蚝小龙虾大排档、朴大金韩式烤肉大排档等,通过‘自助+大排档’形式吸引年轻消费者。烤肉自助+大排档的新颖组合,激发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通过特色小吃丰富选择,缓解成本压力。



以福州‘朱富贵火锅’为例,人均100元左右,兼具集市和大排档元素,门店风格以‘排挡自选海鲜火锅’为卖点。选址交通便利地段,通过大面积店面聚客,如福州东二环泰禾广场旗舰店近3000㎡,装修采用低成本‘大排档风’,营造亲民氛围。

这种创新背后是品质性价比的呈现,考验企业供应链能力。性价比不等于低价,而是让消费者感受超值体验,从产品丰富度、门店场景和服务体验层面做到更好,成为商场餐饮的‘新流量担当’。

趋势三:品类发展舞台,容得下所有菜系

过去,大排档以海鲜、烧烤为主,如今各类菜系纷纷搭上‘大排档’招牌。欧记大排档靠江西菜出圈,阿大排挡用上海本地菜做出特色,还有人将泰式、越南菜搬进大排档场景,用异国风味与热闹氛围结合。



近两年,潮汕大排档凭借生腌、砂锅粥、鸡煲、卤味小食等丰富品类,成为年轻人社交夜宵的代名词。大排档成了一个舞台,关键在于如何将菜系年轻化,借场景将地域美食推向全国。



反预制+烟火气+性价比:大排档的赢面在哪?

消费趋势下的正向回应

餐饮品牌的大排档转型符合消费趋势。消费者既希望吃到大排档的烟火气味,又希望用餐环境干净、舒适、体面。商场大排档通过装修设计和场景营造,如霓虹灯、热闹拼桌、开放式档口炒菜,重新诠释了‘大排档’。

然而,商场化、规模化也意味着考验。原本的大排档讲究现炒现吃、食材新鲜,但在连锁化、标准化运作下,‘预制化’倾向不可避免。消费者担忧:‘做了标准化,没了烟火气。’大排档要在商场里赢下去,关键在于守住‘新鲜’‘锅气’的底线,保持市井感和锅气。

此外,商圈租金高、人工成本上升,导致大排档难以保持超高性价比。如何在保证利润的同时让食客觉得‘便宜好吃’,是核心挑战。大排档的赢面不只靠‘便宜’或‘环境’,而是要在舒适和标准化之上,留下接地气的‘烟火味’。一旦失真,它就可能变成‘形式化的漂亮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