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板块再现资本神话!2025年9月15日,港股上市生物医药企业药捷安康(06187.HK)股价单日飙升115%,市值突破千亿港元大关,一举超越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等行业龙头。这场突如其来的资本盛宴,将这家尚未实现产品商业化的"三无"医药股推向风口浪尖。
资本狂欢:从千亿市值到腰斩过山车
药捷安康的资本市场表现堪称戏剧性。6月23日登陆港交所后,公司股价在短短两个月内完成三级跳。9月15日创下679.5港元/股的历史峰值后,次日便遭遇断崖式下跌,跌幅超50%收报192港元/股。这种极端波动,在港股医药板块实属罕见。
行业东风:创新药板块的估值修复
药捷安康的暴涨并非孤例。Choice数据显示,2025年初至8月,医药板块141家概念公司中涌现16只翻倍股。政策层面,国家自2024年起实施全链条创新药支持政策,商务拓展(BD)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多家企业实现业绩扭亏。
行业分析师指出,本轮医药股行情呈现明显轮动特征。首批上涨品种完成估值修复后,资金开始挖掘尚未启动的潜力标的。药捷安康恰逢其时地迎来两大催化:9月8日获调入港股通标的,9月10日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联合疗法获中国药监局临床默示许可。
图片来源:Choice
管线解析:全球首创多靶点抑制剂的潜力与挑战
成立于2014年的药捷安康,目前已构建包含6款临床阶段和1款临床前产品的研发管线,聚焦肿瘤、炎症及心血管疾病领域。其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作为全球首创FGFR/VEGFR多靶点抑制剂,在胆管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适应症中展现出突破性疗效:
公司通过与LG Chem、罗氏等国际药企建立战略合作,加速全球研发进程。但市场担忧同样存在:全球FGFR变异胆管癌患者不足10万,核心产品商业化前景仍存变数。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98.6万元营收全部来自非主营业务,产品商业化进程亟待突破。
图片来源:Choice
资金博弈:流通盘小与股权集中的双刃剑
药捷安康的异常波动引发市场对资金操纵的质疑。公司公告明确否认参与股价操作,但数据显示其流通盘特征确实容易成为炒作标的:
这种股权结构在纳入港股通后引发资金抢筹。9月15日单日增持88.8万股,次日早盘再获1.43亿港元净买入,推升股价至历史峰值。
理性审视:创新药企业的估值悖论
药捷安康案例折射出创新药行业的典型特征:高风险与高回报并存。在产品商业化前,企业普遍面临亏损,但管线潜力可能带来指数级估值跃升。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港股18A公司(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中已有19家涨幅超200%,药捷安康以1665%的涨幅成为唯一"十倍股"。
但暴涨暴跌的剧本提醒投资者:当市场情绪推高估值时,需要清醒认识产品商业化距离、患者池规模、竞争格局等核心要素。正如公司董秘所言:"涨时看潜力,跌时看风险",这或许是对创新药投资最真实的注脚。
免责声明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