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9月23日消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为工业园区的未来发展绘制了清晰的蓝图。工业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运行监测分析部副主任王莉在接受红星资本局采访时指出,《指引》旨在引导省级工业园区向特色化、集约化、数智化、绿色化、规范化方向迈进,对工业园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推动园区从‘量的快速增长’向‘质的有效提升’转变。
资料图 图据图虫创意
针对园区如何扩大产业集聚效应、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指引》明确提出‘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旨在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效益显著的主导产业。同时,要求每个工业园区原则上不宜超过3个主导产业。
王莉表示:‘这体现了国家引导省级工业园区将产业发展置于核心位置,各园区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环境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产业发展重点,避免低水平、同质化竞争,着力打造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主导产业。’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指引》多次提及‘产业链’相关内容,强调通过链式招商、产学研联合、生态协作等多种方式,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集聚发展。同时,建立‘链长制’等针对性工作体系,探索产业链供应链整体数字化转型的‘链式改造’。
对于园区企业在产业链融通上存在的短板,以及‘链上’发力措施能带来的效用,王莉解释道:‘当前,我国园区企业在产业链融通上还存在协同机制薄弱、信息共享不畅、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创新和协同,如通过‘链长制’加强资源统筹和系统推进,凝聚政府与市场合力,建链、强链、补链、延链;通过‘链式招商’,精准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产业闭环,打造产业集群;通过‘链式改造’,由链主、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同数字化转型,实现质量管控、资源配置的高效化。’
在《指引》中,培优园区企业主体也被作为重点提及。《指引》提出,要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做精做优,并融入龙头企业的供应链体系。
近年来,为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相关部门已出台一系列措施,如开展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和中央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出台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搭建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等。今年5月,工信部等四部门也延续开展了2025年‘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
《指引》还特别提到,要形成园区内大中小企业更紧密的协作关系,引导园区内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发布科技创新需求和产品采购计划,‘先试首用’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产品,加速中小企业产品的推广应用。
王莉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将与地方有关部门形成合力,加强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总结优秀经验、推广典型案例、制定标准规范、健全管理机制、做好运行监测、强化交流合作,推动工业园区提质增效升级,为产业创新升级和经济稳定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编辑 余冬梅
审核 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