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富滇银行2025年三重挑战:业绩下滑、股权动荡与治理困局解析

时间:2025-09-23 12:04:24 来源:经理人杂志 作者:经理人杂志



2025年对云南本土城商行富滇银行而言,无疑是充满挑战的一年。这家扎根西南的金融机构正面临业绩增长乏力、股权结构动荡和公司治理危机的三重考验,每一项都对其稳健经营构成直接威胁。本文将从财务表现、股权问题及治理机制三个维度,深度解析富滇银行的破局之路。

业绩承压:营收双位数下滑背后的深层隐忧

根据最新披露的财务数据,富滇银行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18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3.59%,这一降幅远超同期城商行平均水平。更值得关注的是,衡量银行抗风险能力的核心指标呈现全线下滑态势: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降至9.01%,一级资本充足率10.95%,资本充足率13.21%。虽然三项指标仍高于监管红线,但持续下滑的趋势已引发市场担忧。



利润增长模式暴露出结构性问题:成本削减成为主要支撑手段,而非业务扩张带来的收入增长。这种"节流"模式难以支撑长期发展。更令市场困惑的是,中报对不良贷款率、关注类贷款占比等资产质量核心数据采取"选择性披露"策略,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其真实资产质量的猜测。

股权困局:流拍潮与失联股东的双重挑战

股权结构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银行治理效能。富滇银行当前面临两大股权难题:股东股权频繁流拍与大量失联股东问题。福建信通贸易持有的2亿股股权拍卖无人问津,仅是近年来该行股权吸引力下降的典型案例。据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以来该行已发生3起较大规模股权流拍事件。



更棘手的是43名长期失联股东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这些原城市信用社时期的股东既无法行使股东权利,也难以进行资本补充,造成股权管理的"真空地带"。前十大股东中,多家企业存在债务违约风险,进一步加剧了股权结构的不稳定性。据统计,问题股东持有股权占比达12.7%,对治理机制形成严重掣肘。



治理地震:高层震荡带来的转型契机

2025年8月,执掌富滇银行长达十余年的原董事长夏蜀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查,给本已困难的银行再添阴霾。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任行长曾晓松的上任带来转机。这位具有建行背景的高管被寄予厚望,其任职被视为推动银行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契机。

领导层更迭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新管理层需要直面三大核心问题:如何扭转业绩下滑趋势、如何破解股权结构困境、如何重塑公司治理机制。据业内人士分析,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优化业务结构、引入战略投资者、完善风控体系三方面同步推进。

富滇银行的困境折射出区域性银行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难题。在金融监管趋严、区域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该行迫切需要找到业绩增长的新动能,解决股权结构的历史包袱,建立现代公司治理机制。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关乎富滇银行自身的命运,也将为同类型城商行提供宝贵的转型经验。破局之路虽充满挑战,但也蕴含着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来源/商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