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密探财经(ID:Spy Finance)
自9月中旬以来,富滇银行在金融圈持续成为关注焦点。先是第五大股东近2亿股股份法拍流拍,近日又有主要股东中国大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唐财务”)宣布清仓所持股份。
据北交所最新披露,富滇银行9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3.47%)正处于挂牌转让期,转让方为大唐财务,目前位列该行第二大股东。这并非大唐财务首次尝试清仓,早在一年前,其就曾以32.04亿元的底价挂牌转让这9亿股,折合每股3.56元,但最终无人接盘。此次是否会下调底价,目前尚未可知。
回顾大唐财务的投资历程,其早些年买入这9亿股的总成本为21.36亿元。2011年底,中国大唐为响应云南“央企入滇”战略,通过子公司大唐财务以2.35元/股的价格参与富滇银行定增,耗资14.1亿元认购了6亿股,与云投集团并列成为第一大股东。2014年,富滇银行完成16.73亿股资本增资,募资40.5亿元,每股增发价2.42元,大唐财务和云投集团各新增持3亿股,昆明产投增持2亿股。此次增资中,大唐财务的3亿股对应成本为7.26亿元。
2018年,富滇银行提出了“增资+上市”的“两步走”补充资本战略。然而,在2019年10月的15亿股增资中,大唐财务并未参与,导致其持股比例被稀释至14.4%,降为第二大股东。2021年2月,大唐财务突然公开挂牌清仓这9亿股,对应14.4%的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9月,富滇银行副行长孔彩梅突然落马,同年年底,该行不良率从上年底的1.9%飙升至4.25%。尽管营收有所增长,但净利润同比暴降9成,从上年的11.26亿元减少到1.06亿元。2019年7月末,不良贷款率降至3.1%。2021年9月,富滇银行第四次启动新发20亿股的资本增资,增发底价3.09元/股。直至2023年2月,该次增资计划完成募资近13.29亿元,富滇银行注册资本从62.5亿元扩增至66.8亿元。此时,大唐财务的持股比例已降至13.47%。2022年1月,富滇银行副行长曹艳丽也突遭落马,此后有多位区域中高层相继被查。
2023年底,前次未能套现的大唐财务再次开启清仓计划,涉及所持9亿股,对外底价仍为32.04亿元。然而,无人接盘后,于去年4月起再次挂牌清仓,仍无下文。如今,大唐财务继续挂牌清仓。
有金融业分析人士指出,这两年央国企被要求“聚焦主业,严控非主业投资”。不少知名央企纷纷主动退出参股的金融机构,也是响应“退金令”的号召。
据此次挂牌信息披露,富滇银行今年前8个月实现营收41.7亿元,营业利润6.6亿元,净利润6.36亿元。该期末,该银行总资产约4268亿元,净资产260.9亿元。
2024年,富滇银行实现营收74.9亿元,同比增幅14.32%;净利润8.86亿元,同比增幅6.96%,营收和净利润实现按年“三连增”。
另据富滇银行披露的2025年第二季度报告,今年上半年实现集团营收33.18亿元,同比下滑13.59%;营业利润5.27亿元,同比增幅13.09%;净利润5.04亿元,同比增幅15.07%。
从今年中期利润表来看,富滇银行营收同比下滑13.59%,主要是利息净收入同比减少3.33亿元,降幅11.28%。投资收益虽同比增加4.06亿元,但被公允价值变动损失4.2亿元抵消。而净利润之所以同比增幅15%,主要是营业支出同比降幅17.25%,其中业务及管理费同比减少1.852亿元,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4.03亿元,降幅32.2%。
该期末,富滇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01%,高于监管阈值1.51个百分点,但较去年底下降0.34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10.95%,高于监管阈值2.45个百分点,但较去年底下降0.38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3.21%,高于监管阈值2.71个百分点,但较去年底下降0.39个百分点。
另据悉,今年9月中旬,富滇银行第五大股东福建信通贸易公司所持2亿股被首次法拍,评估价7.34亿元,折后起价5.138亿元,折合每股2.569元(注:2024年底,富滇银行每股净资产3.67元),但惨遭流拍,后续应还会有二拍等。
这意味着,大唐财务此次挂牌清仓富滇银行9亿股,在“每股2.569元以下”才可能有机会找到“接盘侠”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