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A股市场在午后迎来显著回暖,三大指数集体翻红。截至收盘,沪指上涨0.22%,深成指上涨0.67%,创业板指上涨0.55%。值得注意的是,科创50指数表现尤为亮眼,收涨3.38%,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从板块表现来看,贵金属、芯片产业链、消费电子等板块涨幅居前,而影视院线、旅游、白酒等板块则出现回调。全市场超过31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成交额为2.12万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缩量2023亿元。
周一早盘,A股延续了上周五的缩量震荡态势,但午后逐渐回暖,三大指数均收出阳线。这一变化背后,周末备受关注的重磅新闻发布会成为市场焦点。由于发布会安排在A股收盘后举行,部分资金选择盘中博弈,以期获取先机。
盘面上,科技股依然是市场的主流。科创50指数的前三大权重股——寒武纪、中芯国际和海光信息——均出现大幅上涨,其中海光信息一度涨超16%。这一表现再次凸显了科技线在市场中的主线地位。
多只科技龙头股爆发,立讯精密早盘率先涨停
早盘,市值超过4000亿元的立讯精密率先爆发。同花顺数据显示,其涨停时间为9:30:09,并一直封住至收盘,带动了消费电子板块的整体走强。上周末有报道称,OpenAI已与苹果公司的设备组装商立讯精密签署协议,共同打造一款消费级设备。该设备目前仍处于原型开发阶段,预计能与OpenAI的人工智能模型深度协作。
今日午后,有媒体进一步报道称,对此传闻,立讯精密方面未予正面回应。不过,有产业链人士证实,目前OpenAI已就具体项目与国内供应链展开合作。华泰证券表示,硬件是OpenAI“核心AI订阅+开源端侧生态”布局中的重要一环,而目前大部分硬件的量产仍需依赖中国供应商全球布局的生产资源。
民生证券则认为,OpenAI入局AI终端,或将复用苹果供应链,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蓝思科技等苹果供应链龙头公司均有望参与到OpenAI智能设备原型机的开发工作中来,并进一步增强在各自细分领域的行业竞争力。
工业富联创历史新高,液冷服务器逻辑受关注
早盘后续时间,总市值超万亿元的工业富联也持续震荡走强,股价站上70元,创历史新高。有分析认为,工业富联今天涨的主要是“液冷服务器”逻辑。消息面上,2025AIDC产业发展大会期间,华为董事、ICT BG CEO杨超斌指出,随着AI算力规模与芯片功率的快速提升,液冷数据中心正成为AIDC的必然选择。
机构研报指出,AI大模型更新迭代以及应用落地驱动算力需求提升,芯片功耗与算力密度持续攀升,液冷凭借散热效率、部署密度等优势,正加速替代风冷逐步成为主流方案。
午后科创50指数爆发,半导体相关股票受关注
受科技股活跃影响,早盘就涨幅领先的科创50指数,午后迎来二次拉升。这是因为科创板前三大权重股——寒武纪、中芯国际和海光信息——同一时间放量爆拉。
从消息面来看,摩尔线程科创板IPO将于9月26日上会。根据公司官网信息,摩尔线程成立于2020年,以全功能GPU为核心,致力于向全球提供加速计算的基础设施和一站式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数智化转型提供强大的AI计算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该消息引发了市场对两类股票的关注:一种是科创板的半导体相关股票,如前述三大权重股;另一种是参股摩尔线程的股票。
据媒体梳理,在这类股票中,长飞光纤年内涨超288%,暂列第一,该股近期曾一度涨超300%;ST华通紧随其后,年内涨幅超过278%;和而泰年内则涨超178%。不过,这类股票今天也不是全线上涨,而是有所分化。比如长飞光纤,早盘一度触及跌停。
机构观点:电子行业受益于AI技术扩散,看好国产算力芯片全产业链
平安证券近期研报指出,2025年上半年电子行业整体处于景气上行通道,营收和利润均实现快速增长。半导体行业受AI催化景气向上,全球及中国半导体销售额保持同比增长,2025M6全球销售额达599亿美元,同比+20%。晶圆厂稼动率快速攀升,部分已满载甚至超百,扩产稳步推进。同时,行业面临外部制约升级挑战,推动自主可控进程进入新阶段。
华金证券认为,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优化、模型的成熟,推理型智能体AI对训练与推理计算需求的数量级提升,阿里巴巴等云厂商逐步加大资本开支,看好国产算力芯片的全产业链,从设计、制造到封测测试以及上游的设备材料,建议关注国产芯片全产业链。
投资有风险,独立判断很重要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依据,入市风险自担。
封面图片来源:行情软件截图
每经记者 赵云 每经编辑 彭水萍
欢迎转发、分享、点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