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阿里巴巴四年起伏:谁始终相伴共度难关?

时间:2025-09-22 17:02:48 来源:远川聊资管 作者:远川聊资管

在资本市场的舞台上,大象起舞的盛况并非仅限于美股市场。今年以来,阿里巴巴的股价表现尤为抢眼,年初市值便已超过1.5万亿港币,而截至目前的涨幅更是接近翻倍。上周,阿里巴巴股价创下近四年来的新高,市值也随之重新站上3万亿的关口,这一成就实属不易。

阿里巴巴能够重回上升通道,背后离不开多方面的努力。一方面,阿里在新旧两大战场——AI和外卖领域均不吝投入,展现出强大的战略布局能力;另一方面,一度隐退的创始人马云也时不时以超绝不经意的方式回归公众视野,为阿里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回顾过去四年,阿里巴巴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自2020年四季度创下单季度净利润和总市值的历史记录后,阿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陷入了被追赶的窘迫境地,财务表现大幅波动,市值也一路下探。特别是在2023年11月30日,拼多多首次在总市值上超越阿里,使得围绕在中国初代电商巨头背后的博弈愈发激烈。

在美股市场方面,Daily Journal在2024年Q1一次性减持了将近一半的阿里股票,这也是芒格去世至今Daily Journal在阿里上唯一一笔操作。与此同时,两大中国私募巨头——高瓴和景林的美股头寸也处于近年来低位。不过,高瓴随后进行了大开大合的波段操作,而景林虽然有过几次阶段性清仓的动作,但在去年Q4清仓之后,今年年初又迅速重新买入,显示出对阿里的持续关注。

在港股市场方面,由于阿里相当长时间未进入港股通名单,非QDII公募基金无法进行配置。然而,在变更港股为主要上市后,阿里于2024年9月10日正式纳入港股通,大量资金南下配置,公募基金持有阿里的数量出现明显激增。包括张坤、萧楠、胡昕炜等多名主动权益大将都在第一时间进行了配置,显示出公募基金对阿里的坚定信心。

不过,截至2025年6月30日,ETF产品仍然是公募配置阿里的主要力量,其中第一大持有者为易方达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ETF。实际上,过去五年,公募持有阿里的数量逐步上台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中概互联网下跌的过程中,相关ETF产品持续得到净申购。

以易方达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ETF为例,在净值惨烈下跌的过程中,基金份额连续四个季度出现跳跃式增长。不过,随着净值的快速修复,今年以来又出现较为显著的净赎回。这反映出投资者在市场波动中的理性选择。

总体来看,从2020Q4到2024Q4,在阿里上市以来最艰难的四年里,真正充满信仰、不离不弃、越跌越买的,主要还是那些曾经自嘲为“中丐互怜”的丐帮子弟们。而现在,他们终于迎来了解脱(套)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