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宗馥莉或另立门户?娃哈哈变局背后的深层解析

时间:2025-09-21 21:15:51 来源:江瀚视野 作者:江瀚视野

自从知名企业家宗庆后先生去世之后,娃哈哈与新掌门宗馥莉的动态便持续引发关注。在“夺嫡官司”热度未消之际,媒体又曝出宗馥莉可能“另立门户”的消息,娃哈哈的继承战再生变局。这一系列事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商业逻辑与家族纷争?


一、宗馥莉或启用新品牌“娃小宗”:战略转折的背后

据蓝鲸新闻报道,由宗馥莉实际控制的宗胜系企业计划于明年正式推出全新品牌“娃小宗”。这意味着承载近40年国民记忆的“娃哈哈”品牌,或将在2026年新销售年度起逐步退出宗馥莉主导的业务体系。这一决策,无疑将成为娃哈哈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转折。

回溯娃哈哈的成长历程,自1987年宗庆后创办以来,凭借AD钙奶、营养快线等经典产品,娃哈哈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家喻户晓的国民品牌。如今,宗馥莉选择“另立门户”,背后折射出的,是企业内部复杂的股权纠葛与品牌权争议。

蓝鲸新闻记者获取的一份内部文件显示,娃哈哈集团创始人离世后,公司一直致力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公司决定从2026年新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文件透露,此次品牌变动的核心原因在于:复杂的历史问题未能及时解决,导致公司经营始终暴露在法律风险之下。在现行股权架构下,“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须获得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文件的落款企业均与宗馥莉存在紧密关联,包括杭州娃哈哈宏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浙江娃哈哈食品饮料营销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这些公司要么由宗馥莉担任法定代表人,要么她以主要人员身份参与经营。


二、娃哈哈变局再生:如何看待宗馥莉的“另立门户”?

近期,宗馥莉将带领娃哈哈启用新品牌“娃小宗”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宗馥莉真的是要“另立门户”了吗?

1. 传承困局下的无奈突围

回溯世界商业发展历程,家族企业在面临继承人问题时,往往陷入激烈的纷争与动荡。从古老的欧洲贵族产业到现代跨国集团的交接棒传递,因继承权引发的矛盾屡见不鲜。在一些国家的历史案例中,由于各方利益难以调和、理念存在巨大差异,潜在的继承人被迫选择“另起炉灶”,开辟属于自己的商业天地。这种看似突兀的行为,实则是在复杂局势下的一种无奈突围。

就如同古代王朝的分封制度下,皇子们若无法在既定框架内获得满意的权力与地位,便会向外拓展势力范围。宗馥莉所处的娃哈哈集团如今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内部的权力博弈和发展理念的碰撞使她走到了这样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她的这一动向虽令人意外,但从历史经验来看又似有其必然性。


2. 股权结构:宗馥莉的核心难题

当前,娃哈哈面临的最大难题无疑是其复杂的股权结构。娃哈哈集团的股权由三方构成: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6%,占据相对控股地位;宗馥莉持股29.4%,作为宗庆后的继承人,她本应是娃哈哈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杭州娃哈哈集团职工持股会持股24.6%,这一部分股权代表着广大职工的利益。

这种三方制衡的股权结构,在宗庆后在世时,凭借其卓越的领导能力和威望,尚能维持相对的稳定与和谐。然而,2024年宗庆后去世后,平静的局面被打破。部分退休及离职员工对2018年签署的职工股权回购协议提出异议。这一异议看似只是职工层面的诉求,实则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职工股权的变动,直接关系到股权结构的稳定性。如果职工股权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那么宗馥莉想要完全控制娃哈哈,就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3. 家族继承权的争夺战

除了股权问题,宗庆后可能的几个后人之间的争夺也让娃哈哈集团陷入了较大的难题。在家族企业的传承中,继承人的确定往往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问题。在娃哈哈,各方争夺已经从桌下的暗斗变成了明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每一方都试图在企业的未来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

这种家族内部的纷争,给宗馥莉继续使用娃哈哈品牌带来了诸多障碍。一方面,家族成员之间的矛盾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日常运营和决策效率。不同的继承人可能有不同的战略思路和发展方向,在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下,企业的资源可能会被分散,错失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品牌的使用涉及到家族的情感和利益分配。如果家族内部矛盾激化,那么娃哈哈品牌可能会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甚至可能出现品牌滥用、品牌形象受损等情况。


4. 品牌的取舍:最大的难题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宗馥莉若真的选择“另立门户”,虽然可以暂时摆脱现有的束缚,但她将面临一个更为艰巨的任务:如何在没有娃哈哈母品牌的光环下重塑一个新的商业帝国。娃哈哈经过多年的市场耕耘,已经深入人心,其品牌价值高达900亿。这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它代表了消费者的信任、忠诚度以及市场的认可度。彻底放弃这样一个成熟的品牌体系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然而,要想在新的品牌上复制娃哈哈的成功模式绝非易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的品牌需要从零开始建立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广告宣传、产品研发、渠道拓展等方面。而且,消费者已经习惯了娃哈哈的产品口味、包装风格和服务体验,新的品牌要想打破这种固有认知,必须在创新上下足功夫,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独特的消费体验。在当前饮料产业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如何真正实现“另起炉灶”,其实正在考验着宗馥莉这位新掌门。

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说,当一个企业的继任掌门人需要通过“另立门户”的方式才能实现有效继承,不得不说这在企业继承上是一个非常不正常的权力交接与过度。对于其他企业来说,可能真的要好好考虑一下,企业到底该如何构建自己的权力传承体系,实现平稳过渡可能才是当前各家企业的老企业家们最应该考虑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