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650亿小火锅市场引爆:巨头入局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时间:2025-09-20 12:01:18 来源:伯虎财经 作者:伯虎财经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林恩

自2024年起,小火锅赛道从“小众细分”领域跃升为“大众聚焦”的餐饮新风口。这一转变不仅吸引了海底捞、杨国福、呷哺呷哺等火锅头部品牌深度布局,更引发巴奴、盛香亭、南城香、老乡鸡等跨品类餐饮品牌跨界入局,叠加个体经营者的涌入,赛道热度持续攀升。

这场“狂欢”背后,是市场规模扩容、消费需求升级与品牌能力适配的三重共振。

01 650亿市场扩容:巨头扎堆背后的增长逻辑

从行业数据看,小火锅已成为火锅赛道的核心增长极。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底,全国小火锅门店数达2.3万家,占火锅总门店数的5.5%,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达2.8%。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650亿元,较2024年火锅市场6175亿元规模形成显著补充。

消费需求是直接驱动力。《中国火锅外卖行业发展白皮书》指出,“小火锅”“工作日晚餐”等场景因兼具快餐属性与社交功能,成为年轻用户日常就餐或聚会的首选。同时,《火锅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火锅人均消费降至70元,与小火锅20-60元的定价区间高度契合。

2025年7月成为赛道爆发节点:海底捞旗下“举高高自助小火锅”在长沙、宁波开业,延续品牌服务细节;杨国福麻辣烫青岛首店引发排队热潮;呷哺呷哺部分门店转型“39.9元自助畅吃”模式。此外,巴奴、盛香亭、南城香、吉野家、老乡鸡等品牌均已试水小火锅业务。

连锁产业专家文志宏分析,巨头入局的核心优势在于供应链复用。例如,海底捞的火锅供应链与杨国福的麻辣烫供应链均可直接适配小火锅,降低前期投入成本。而模式简单、无需专业厨师的特点,也吸引大量个体创业者将小火锅视为创业“第一站”。

02 价格与模式创新:供应链成竞争胜负手

随着竞争加剧,小火锅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精细化运营”,价格带、经营模式与核心竞争力呈现三大趋势。

价格带方面,红餐大数据显示,2022-2024年7月,60-100元与20元以下小火锅数量减少,20-60元区间门店数占比升至30.8%,其中20-40元区间占比最高,反映消费者对“高性价比”的偏好。

模式创新上,品牌通过三大路径突围:

  • 品类融合:将酸奶、冰淇淋、蛋挞等甜品纳入菜单,推出“小火锅+奶茶”“小火锅+卤味”组合,提升客单价与复购率。
  • 快餐化转型:优化出餐流程,如预制锅底、提前备菜,瞄准“工作日午餐”“通勤简餐”场景。
  • 场景多元化:推出“小火锅外卖套餐”,覆盖家庭聚餐、办公室简餐等更多场景。

供应链能力成为竞争核心。餐宝典创始人汪洪栋指出,市场正淘汰劣质门店,规模化品牌通过供应链降本实现盈利。文志宏强调,小火锅赛道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以低成本持续提供高品质食材的供应链能力”,这对缺乏供应链基础的新品牌构成挑战。

03 未来展望:头部深耕细分,中小品牌差异化突围

当前趋势下,小火锅赛道的“热闹”将持续,但更考验品牌经营能力。头部品牌需在供应链复用基础上,进一步深耕场景细分(如社区店、校园店)与区域下沉(三四线城市);中小品牌则应避免与巨头正面竞争,通过“地域特色”(如川味小火锅、粤式小火锅)或“小众场景”(如单人办公餐、夜宵场景)打造差异化。

整体而言,小火锅赛道并非“蓝海遍地”,但抓住“消费需求升级”与“供应链效率”两大核心,仍存在广阔增长空间。

参考资料:

1、餐宝典:NCBD | 2025年中国小火锅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2、每日人物:巨头下场,围猎自助小火锅

3、品牌数读:呷哺呷哺“失速”之后,谁在围猎百亿小火锅市场?

文章封面首图及配图,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若版权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联系我们,本平台将立即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