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15年全球称霸!固态电池龙头贝特瑞如何稳坐行业之巅?

时间:2025-09-21 21:10:59 来源:飞鲸投研 作者:飞鲸投研



深圳“四剑客”,全球领跑!

当大众目光聚焦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与整车巨头时,产业链上游的“隐形冠军”正悄然崛起,成为细分领域的领跑者。以深圳锂电“四剑客”——科达利、新宙邦、星源材质、贝特瑞为例,它们突破日韩技术封锁,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



贝特瑞:15年全球称霸的固态电池龙头

作为中国宝安旗下企业,贝特瑞虽不如治痔疮的马应龙家喻户晓,但其行业地位不容小觑。2000年成立的贝特瑞专注锂电池负极材料,仅用6年便登顶国内市占率第一。2010年,其负极材料出货量超越日本企业,成为全球第一,并连续15年稳居榜首。

行业老大也有隐忧:现金流与价格双重压力

2025年上半年,贝特瑞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39亿元,同比下滑273.01%,由正转负。这一现象背后,是产品售价持续走低的现实。2025年半年报显示,贝特瑞负极材料营收占比达80%,正极材料占20%,但两者均陷入“量升价减”的困境:负极材料出货量超26万吨,同比增长32.83%,但平均售价仅2.34万元/吨,同比下跌2300元/吨;正极材料出货量超1万吨,同比增长4.3%,售价同样承压。



业绩下滑:净利润连续两年半负增长

2025年上半年,贝特瑞营收同比增长11.36%至78.38亿元,但净利润同比下滑,且这一趋势已持续两年半(2023-2025年上半年)。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原材料价格下降,导致正负极材料价格连跌,贝特瑞亦难独善其身。

破局之道:“三板斧”应对挑战

面对困境,贝特瑞亮出“提价、降本、拓市场”三板斧,积极寻求突破。

第一板斧:加码新技术,提价值

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国内厂商正全力角逐。贝特瑞早在2006年便前瞻布局硅基负极材料,如今已成为该领域“扛把子”。公司率先开发出匹配全固态电池的锂碳复合负极材料,并全面布局多种技术路线。2025年5月13日,贝特瑞推出“贝安FLEX系列”半固态电池及“贝安GUARD系列”全固态电池核心材料解决方案,涵盖正极、负极、电解质三大体系,有效解决材料匹配难题,承接更多订单。

技术领先的背后,是持续的研发投入。2013-2024年,贝特瑞累计研发投入104亿元,占营收的4.6%。



第二板斧:一体化布局,降成本

锂电材料行业成本中,工艺与原材料占比高,一体化布局成为降本关键。贝特瑞通过买矿山、合作开发、参股投资等方式,构建完善产业链:天然石墨负极业务实现从矿山开采到成品的全链条管控;人造石墨负极业务形成“焦原料-石墨化-包覆碳化”一体化布局;正极材料领域聚焦低钴、高能量密度三元材料,打造“资源-回收-正极”循环生态。

2025年上半年,贝特瑞负极材料业务毛利率为25.6%,高于同行杉杉股份的21.3%、中科电气的20.8%,一体化战略成效显著。



第三板斧:进军海外,拓市场

近年来,锂电池企业纷纷出海,贝特瑞作为中国负极材料行业首家出海企业,步伐快且稳。2024年8月,其印尼工厂年产8万吨负极材料项目投产,目前已满产满销,填补印尼该领域空白。此外,贝特瑞在摩洛哥布局产能,凭借优越地理位置辐射欧洲、中东及非洲市场,扩大市场覆盖,提升海外服务能力,增强供应链韧性。



笃志前行,未来可期

贝特瑞的“三板斧”成效虽未完全显现,但其积极应对挑战、寻求突破的决心值得肯定。作为固态电池领域的龙头,贝特瑞的每一步都关乎行业风向。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